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暝急羁雌,清歌正起迟。
湘江不流处,山月乍明时。
远道搴芳草,逢场和竹枝。
独怜声半咽,哀怨尔何为。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渐浓的黄昏,孤独的雁正在急促地飞行,清脆的歌声正缓缓响起。湘江的水在某个地方静止不流,山上的明月在忽然间照亮了这片天地。远道而来的我采摘着芳草,偶尔与竹枝相遇。独自怜惜那声音半是哽咽,哀怨的情绪又是为了什么呢?
注释:
- 烟暝:指烟雾弥漫的傍晚。
- 羁雌:指孤雁。
- 清歌:指悦耳的歌声。
- 湘江:指湘江,流经湖南的河流。
- 乍明:指突然明亮。
- 搴芳草:指采摘芳香的草。
- 和竹枝:指与竹枝相伴。
- 声半咽:指声音哽咽,难以自已。
- 哀怨尔何为:指悲伤和怨恨又是为了什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敬禧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朝中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月夜,诗人借助自然环境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孤独。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敏感。
诗歌鉴赏:
《月夜泊朱洲听度曲感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烟暝急羁雌”描绘出一个朦胧的黄昏场景,孤雁的急促飞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接着“清歌正起迟”,则带出一丝轻快的气息,仿佛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有着悠扬的歌声在耳边萦绕。
“湘江不流处,山月乍明时”则构建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湘江的静止与山月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超然与孤独并存的情感。而“远道搴芳草,逢场和竹枝”则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独怜声半咽,哀怨尔何为”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于孤独与哀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诗人在此夜景中,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思,情感复杂而深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暝急羁雌:在烟雾缭绕的黄昏,孤雁在急促地飞行,象征着孤独与不安。
- 清歌正起迟:清脆的歌声缓缓响起,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气。
- 湘江不流处:湘江在某个地方静止不流,象征着停滞与寂静。
- 山月乍明时:山上的明月忽然亮起,象征着希望与启迪。
- 远道搴芳草:远道而来的诗人采摘芳草,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逢场和竹枝:与竹枝相伴,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独怜声半咽:独自怜惜那声音哽咽,表达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无奈与伤感。
- 哀怨尔何为:询问这种哀怨情绪的原因,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孤雁象征孤独,清歌象征生命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意境更为生动。
- 对仗:如“远道搴芳草,逢场和竹枝”,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与美的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象征迷雾与不确定性。
- 孤雁:象征孤独与漂泊。
- 月亮:象征希望与启迪。
- 芳草:象征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烟暝”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黄昏
- B. 正午
- C. 凌晨
- D. 深夜
-
“湘江不流处”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欢乐
- B. 寂静
- C. 热闹
- D. 混乱
-
诗中的“独怜声半咽”说明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悲伤
- D.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敬禧的《月夜泊朱洲听度曲感赋》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王敬禧则更关注于孤独与内心的哀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敬禧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