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怀次宝意舅氏韵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2:30:51

世家惭愧旧延陵,除却佣书百不能。

坦率科名迟宋济,粗豪湖海负陈登。

酌椒此夜招邻叟,煨芋他年问寺僧。

莫道寒窗清课少,半旬束笋近诗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世家惭愧旧延陵,除却佣书百不能。
坦率科名迟宋济,粗豪湖海负陈登。
酌椒此夜招邻叟,煨芋他年问寺僧。
莫道寒窗清课少,半旬束笋近诗增。

白话文翻译:

我身为世家子弟,却为旧时的延陵家声感到羞愧,除了雇佣书吏之外,我一无所能。
坦率的说,科举名声比不上宋济,豪放的才情也逊色于陈登。
今晚我在这儿喝酒,邀请邻居的老头,明年再去问寺里的僧人煮芋头。
不要说寒窗苦读的时光太少,这半旬的时光,反而让我在诗中增添了竹笋的芬芳。

注释:

  • 世家:指名门望族,家世显赫的人。
  • 延陵:指春秋时期的名门望族,代表着高贵的家世。
  • 佣书:雇佣书吏,指代借助外力来获取功名的含义。
  • 宋济:宋代的著名诗人,以科举得名而闻名。
  • 陈登:东汉的著名人物,以豪放的才情著称。
  • 酌椒:指饮酒,椒即胡椒,常用于调味,古时酒中加入胡椒。
  • 寒窗:形容读书的艰苦环境,通常指长时间在窗前埋头苦读。
  • 束笋:竹笋,象征诗歌的清新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璜,清代诗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在他的作品中,常带有自我反思和对世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岁暮之际,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抒发了对功名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及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诗人自谦地承认身为世家却未能成就大业,感到惭愧和无奈。接着,他以宋济和陈登为例,强调自己在科举名声和才情上的不足,体现出对时代英雄的崇敬与自我反思。后面的几句则转向生活的琐碎与温暖,邀请邻居共饮,表现出一种人情味和生活的乐趣,显示出诗人一种豁达的心态。最后一句,诗人以“寒窗”与“束笋”形成对比,强调即使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在创作中收获新鲜的灵感,展示出他渴望追求诗歌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自谦与自省为主线,通过对比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世俗成功的渴望,同时又不失对生活乐趣的珍视,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家惭愧旧延陵:作为世家子弟,诗人对古老的延陵家声感到羞愧,暗示自己未能继承家族的荣光。
  • 除却佣书百不能:除了雇佣书吏之外,自己没有任何才能,表现出对自我的否定。
  • 坦率科名迟宋济:直言自己在科举上不如宋济,表现出对当代名士的钦佩。
  • 粗豪湖海负陈登:表示自己的豪放才情不如豪杰陈登,显示出对才华的自我反思。
  • 酌椒此夜招邻叟:在此夜邀请邻居饮酒,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珍视。
  • 煨芋他年问寺僧:明年再去问寺里的僧人煮芋头,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莫道寒窗清课少:不要认为寒窗苦读的时间太少,反而应看到其中的增益。
  • 半旬束笋近诗增:在这段时间内,自己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增益,表现出对创作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世家与自我才能的对比,强化了自谦的情感。
  • 比喻:将“束笋”比作诗歌的灵感,强调诗歌创作的自然与生动。
  • 排比:通过“酌椒”和“煨芋”两个动作展示了生活的点滴乐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个人才华与社会期望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乐趣的珍惜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窗:象征学习的艰辛与孤独。
  • 束笋:象征诗歌的清新与生机,暗示灵感的涌现。
  • 邻叟:象征人际关系,表现出对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宋济”代表什么? A. 一位诗人
    B. 一位书法家
    C. 一位画家
    D. 一位音乐家

  2. “寒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温暖的家
    B. 学习的艰辛
    C. 诗歌的灵感
    D. 朋友的陪伴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A. 读书
    B. 邀请邻居饮酒
    C. 写诗
    D. 旅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吴璜的《岁暮书怀次宝意舅氏韵 其二》,两者都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吴璜则更显得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语言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