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隐圃赠蒋希鲁》
时间: 2025-01-10 22:2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隐圃赠蒋希鲁》
作者:范师道 〔宋代〕
勇退人难事,明公识虑长。
波涛济舟辑,霜雪见松篁。
林下开前圃,花间撤亚枪。
二疏良宴会,老杜好篇章。
道向清来胜,机于静处忘。
当除印如斗,试一较閒忙。
白话文翻译
勇于辞退的人很少,明公对事物的考虑深远而周到。
波涛汹涌中,舟船得以航行,霜雪覆盖下,松竹依旧挺拔。
林间开辟了前院,花丛中撤去兵器。
二疏(指二首《疏》)的宴会很美好,老杜(指杜甫)写的诗篇也值得称道。
通往清静的道路更为胜过一切,机缘常在静处被人遗忘。
当要除去那些繁杂的印记,试着比一比悠闲与忙碌。
注释
- 勇退:指勇于辞退,通常是指官员辞去职务。
- 明公:称呼对方为“明公”,表明对其智慧的敬重。
- 波涛济舟:形容在波涛中航行的艰难情形。
- 二疏:指的是“二疏”是指东汉的二位高官(疏广、疏通),以他们的高洁品德著称。
- 老杜: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诗作被广泛传颂。
- 印如斗:比喻事情繁杂,像斗一样重。
- 闲忙:指悠闲与忙碌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师道,字仲淇,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题隐圃赠蒋希鲁》创作于范师道隐退后,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与对繁华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欣赏与对世俗繁忙的反思。开头的“勇退人难事”便道出了辞官隐退的不易,随即引入“明公识虑长”,说明辞退之人需具备深思熟虑的智慧。诗中通过“波涛济舟”与“霜雪见松篁”,描绘了自然中的艰难与坚韧,暗喻人生的艰辛与坚持。
接着“林下开前圃,花间撤亚枪”,展现出归隐后的宁静与安详,暗示了辞官后的生活状态。引用“二疏良宴会,老杜好篇章”,不仅表明对古人雅集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在文学和友情中的追求。
最后的“道向清来胜,机于静处忘”,深入探讨了清静对人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喧嚣中寻找内心安宁的必要。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高与淡泊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勇退人难事:表明选择隐退并不容易,强调勇气的重要性。
- 明公识虑长:指对方聪明睿智,思虑周全。
- 波涛济舟辑:形容在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前行。
- 霜雪见松篁:松竹在严寒中依然挺立,象征坚韧不拔。
- 林下开前圃:隐居生活的宁静场景,寄托诗人理想。
- 花间撤亚枪:抛弃世俗纷争,追求内心的平和。
- 二疏良宴会:提到古代隐士的聚会,表达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 老杜好篇章:赞美杜甫的诗作,表明对文学的向往。
- 道向清来胜:清静的生活更为高尚。
- 机于静处忘:强调在静谧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 当除印如斗:希望抛弃繁杂事务,探求简单的快乐。
- 试一较閒忙:对比闲暇与忙碌,探讨何者更有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波涛”与“霜雪”比喻人生的艰难和坚持。
- 对仗:如“勇退”与“识虑”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音韵美。
- 象征:松竹象征坚韧,隐喻人生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退生活的赞美,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彰显了诗人对社会关系和个人理想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林下:象征隐居的宁静与自然。
- 波涛:象征人生的挑战与困难。
- 松篁:象征坚韧与不屈。
- 花:象征美好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波涛”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人生的挑战
C. 诗人的心情
D. 友情的深厚 -
“老杜”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
诗中所提到的“二疏”是指什么? A. 两个朋友
B. 两个古代隐士
C. 两篇文章
D. 两种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闲情偶寄》—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范师道与陶渊明的诗歌都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范师道的诗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