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楚望》

时间: 2025-01-10 21:55:06

百丈摇曳寒波间,阴云薄暝低阑珊。

行人被酒雪兀兀,长年歌曲腰环环。

衔芦一雁未可篡,带甲万士何当还。

角声永夜客头白,岁晚风尘愁故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丈摇曳寒波间,阴云薄暝低阑珊。
行人被酒雪兀兀,长年歌曲腰环环。
衔芦一雁未可篡,带甲万士何当还。
角声永夜客头白,岁晚风尘愁故山。

白话文翻译:

在百丈深的寒波中摇曳,阴云低垂,薄暮时分显得格外黯淡。
行人喝着酒,酩酊大醉,长年累月的歌声环绕在耳边。
衔着芦苇的一只大雁尚未能离去,带甲的万士何时才能归还?
角声在漫漫长夜中响起,客人的白发在这一刻显得更加明显,
年末的风尘让我愁思满怀,思念那故乡的山水。

注释:

  • 百丈:形容水的深度。
  • 寒波:寒冷的波浪。
  • 阑珊:指光线微弱,昏暗的样子。
  • 被酒雪兀兀:形容醉酒的状态,神志不清。
  • 衔芦一雁:指衔着芦苇的雁,象征远行的孤雁。
  • 带甲万士:带甲的士兵,象征军队。
  • 角声:指号角声,古代战斗号角,象征战斗和思乡。
  • 风尘:指世俗的烦扰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葆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而含蓄,常常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泊楚望》创作于清代某时,描写了诗人在舟中泊于楚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泊楚望》是一首充满凄凉和思乡情感的诗作。开篇的“百丈摇曳寒波间,阴云薄暝低阑珊”,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引入,寒波与低垂的阴云交织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行人被酒雪兀兀,长年歌曲腰环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饮酒作乐的反思,似乎在醉酒中忘却了烦忧,但长年的旋律却似乎在提醒他对人生的无奈与沉重。

下半部分的“衔芦一雁未可篡,带甲万士何当还”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孤雁象征着漂泊者的孤独,而带甲的士兵则代表着战乱与不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最后的“角声永夜客头白,岁晚风尘愁故山”将思乡情绪推向极致,白发与岁晚的结合,象征着时光流逝,愁苦与思乡的交织让人倍感压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切的人生感悟,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感,令人思索生命的意义和归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丈摇曳寒波间:描绘水的深度和波浪的摇动,表现出水的寒冷和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
  2. 阴云薄暝低阑珊:阴云低垂,薄暮时分,营造出一种沉闷和忧郁的气氛。
  3. 行人被酒雪兀兀:醉酒中的行人,表现出一种迷失的状态,令人联想到对现实的逃避。
  4. 长年歌曲腰环环:长时间的歌声环绕,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5. 衔芦一雁未可篡:孤雁的形象,象征着漂泊不定和对归属的渴望。
  6. 带甲万士何当还:关于战争和士兵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
  7. 角声永夜客头白:角声与白发的结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无尽的思乡之情。
  8. 岁晚风尘愁故山:年末的风尘与对故乡的愁思,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角声”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动感和情感厚度。
  • 对仗:如“阴云薄暝”和“岁晚风尘”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示了深刻的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波:象征孤独与凄凉。
  • 阴云:暗示压抑与忧郁。
  • 行人:代表漂泊者,象征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助。
  • 大雁:孤独与归属的象征。
  • 角声:战争与思乡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丈摇曳寒波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烈日炎炎
    • B. 寒冷波浪
    • C. 平静湖面
    • D. 风和日丽
  2. 诗人通过“衔芦一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安宁
  3. “岁晚风尘愁故山”中的“风尘”主要指什么?

    • A. 旅行
    • B. 世俗的烦恼
    • C. 自然景观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在风格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泊楚望》更强调孤独与思乡,而《将进酒》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情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葆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艺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