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丙午暮冬,长夜不寐志感》
时间: 2025-01-27 05:17: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丙午暮冬,长夜不寐志感
作者: 吴尚憙 〔清代〕
雪意将舒,梅魂乍绽,枝头冻雀无声。
寒侵翠被,旅枕梦难成。
博得消寒长夜,垂纸帐灯火青萤。
凭谁问,芒芒百感,清泪已如冰。
心情零落尽,瘦颜丝鬓,种种堪惊。
念悲欢离合,取次飘零。
怎得槐安梦破,尘根在何日方醒。
尖风卷,频催乌兔,弹指岁华更。
白话文翻译:
在即将到来的雪意中,梅花的灵魂刚刚绽放,枝头上冷冻的小鸟无声无息。寒冷侵袭着我的被褥,旅途的枕头让我难以入梦。熬过漫长的寒夜,帐帘低垂,灯下青萤闪烁。谁能问我,心中千丝万缕的感受,泪水早已如冰般凝固。心情已然零落,面容消瘦,头发稀疏,种种变故令人惊讶。回忆起离合悲欢,都是随风飘零。怎能让安静的梦破碎,尘世的根基何时能觉醒?尖锐的寒风卷起,频频催促兔年到来,岁月在指尖流逝。
注释:
- 梅魂:梅花的精神或灵魂,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翠被:指绿色的被褥,借指温暖的环境。
- 青萤:青色的萤火虫,象征微弱的光亮。
- 槐安:槐树的安宁,象征着内心的平静。
- 乌兔:指兔年,古代干支纪年法中,兔子是十二生肖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尚憙,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丙午年冬季,诗人因长夜难寐,感怀时光流逝与离别情绪,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描绘冬天雪景与梅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开篇以“雪意将舒,梅魂乍绽”引入,意境清新,展现出冬雪的宁静与梅花的坚韧,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接下来的“寒侵翠被,旅枕梦难成”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因寒冷而难以入睡,暗示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博得消寒长夜,垂纸帐灯火青萤”描绘了漫长寒夜中,微弱的灯光与青萤的陪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氛围。而后“凭谁问,芒芒百感,清泪已如冰”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百感交集中,泪水凝固成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怆。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一种既美丽又悲伤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意将舒,梅魂乍绽:描写冬季即将结束,梅花开始绽放,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枝头冻雀无声:寒冷的环境中,小鸟静止不动,表现出一种寂静和无奈。
- 寒侵翠被,旅枕梦难成:寒冷侵袭被褥,旅途中的人难以入眠,暗示心中烦乱。
- 博得消寒长夜,垂纸帐灯火青萤:描绘漫长的寒夜,微弱的灯光与萤火虫的陪伴,透露孤独与温暖。
- 凭谁问,芒芒百感,清泪已如冰:表达对内心感受的困惑,泪水已如冰般凝固,象征着无奈。
- 心情零落尽,瘦颜丝鬓,种种堪惊: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情感的波动而变得憔悴。
- 念悲欢离合,取次飘零:回忆起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感叹其如同落花般随风飘零。
- 怎得槐安梦破,尘根在何日方醒:对安宁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出诗人的迷茫。
- 尖风卷,频催乌兔,弹指岁华更:描绘寒风催促时间的流逝,感慨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冰,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寒风似乎在催促,使得自然与情感相互交融。
- 对仗:如“悲欢离合,取次飘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冷漠,反映诗人的孤独感。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暗示生命的顽强。
- 青萤:象征微弱的光明与陪伴,增强了孤独的对比。
- 寒风:象征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冷酷,带来内心的煎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魂”主要象征什么?
- A. 坚韧与高洁
- B. 生命的结束
- C. 繁荣昌盛
-
“寒侵翠被,旅枕梦难成”中的“翠被”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草地
- B. 温暖的被褥
- C. 清新的空气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感受的困惑?
- A. 雪意将舒
- B. 清泪已如冰
- C. 芒芒百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以夜晚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为主旨。
- 《春望》:王维描写春景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满庭芳》在孤独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前者通过月光描写思乡之情,后者则通过寒冬描写逝去的时间与情感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