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赠权知微》

时间: 2025-01-27 03:34:15

因何绝利,为甚忘名。

曾观五岳真形。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

从斯假躯识破,便灰心、更不劳生。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

割断攀援爱念,搜玄妙,无中捉个为凭。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

功成七还九转,挂仙裳、鹤羽轻轻。

朝元去,指瑶台阆苑云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赠权知微
作者: 马钰 〔元代〕

因何绝利,为甚忘名。曾观五岳真形。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
从斯假躯识破,便灰心更不劳生。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
割断攀援爱念,搜玄妙,无中捉个为凭。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
功成七还九转,挂仙裳鹤羽轻轻。
朝元去,指瑶台阆苑云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弃以及对道教修行的向往。诗人问自己为何要放弃利益,为什么要忘记名字。他曾经见过五岳的真实形态,象征着他对自然和真理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玉性”比喻人的本性光明如珠,闪耀着光辉。诗人意识到,通过修行,他的身体和灵魂都能得到升华,但若不努力,就会沉沦于世俗的烦恼中。他渴望寻找出路,但又害怕误入歧途。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他愿意断绝对世俗事物的依恋,追求更深的玄妙。最后,诗人描绘了成功后羽化升仙的场景,指向瑶台阆苑,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注释

  • 绝利:放弃利益。
  • 忘名:不再追求名声。
  •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代表自然的真实与伟大。
  • 玉性:比喻人内心的纯洁与光明。
  • 功成七还九转:道教修炼的过程,象征着修道者的成就。
  • 瑶台阆苑: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精通道教文化,主张修身养性,追求精神自由。他的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表现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马钰在赠予友人权知微时所作,表达了对修道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反映了元代社会对道教思想的推崇与个人修行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对名利的迷茫与超脱。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引入,表达出对名利的质疑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五岳的真形,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与真实的追求。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这一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将人内心的本性比作珍贵的珠宝,强调了内心光明的重要性。后面的“便灰心更不劳生”,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表达出对修道的向往。

如何寻找出路,诗人又表现出对迷失的恐惧,反映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希望通过割断对世俗的依恋,达到一种“无中捉个为凭”的境界,显示出他对玄妙的探索。

最后,诗人描绘了成功后的轻盈与自由,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憧憬。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因何绝利,为甚忘名:质疑自己为何要放弃利益与名声。
  2. 曾观五岳真形:曾见过自然的真实形态,表明追求真理的经历。
  3.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比喻内心的纯洁与光辉。
  4. 从斯假躯识破:意识到身体的束缚。
  5. 便灰心更不劳生:若不努力追求,便会失去生机。
  6.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寻找道路,但怕误入歧途。
  7. 割断攀援爱念:断绝对世俗事物的依恋。
  8.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9. 功成七还九转:象征修行的过程与成就。
  10. 挂仙裳鹤羽轻轻:描绘羽化升仙的轻盈。
  11. 朝元去,指瑶台阆苑云行:向往理想的境界,渴望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性如珠”,将内心的纯洁与光辉比喻为珍贵的珠宝。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开头的反问句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名利的抛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开,反映了道教思想中的灵性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岳:象征自然的真实与伟大。
  • 玉性:象征内心的纯洁与光辉。
  • 瑶台阆苑:象征理想的境界与精神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利”为何意? a) 追求利益
    b) 放弃利益
    c) 增加名声
    d) 享受生活

  2. “功成七还九转”所指的是什么? a) 修道的过程
    b) 生活的艰辛
    c) 事业的成就
    d) 学习的知识

答案

  1. b) 放弃利益
  2. a) 修道的过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满庭芳》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马钰则更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因何绝利,为甚忘名。下一句是什么

曾观五岳真形。上一句是什么

曾观五岳真形。下一句是什么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上一句是什么

玉性如珠似印,灿烂光明。下一句是什么

从斯假躯识破,便灰心、更不劳生。上一句是什么

从斯假躯识破,便灰心、更不劳生。下一句是什么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上一句是什么

寻出路,恐灵光一点,落在迷坑。下一句是什么

割断攀援爱念,搜玄妙,无中捉个为凭。上一句是什么

割断攀援爱念,搜玄妙,无中捉个为凭。下一句是什么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上一句是什么

静静清清湛湛,杳默昏冥。下一句是什么

功成七还九转,挂仙裳、鹤羽轻轻。上一句是什么

功成七还九转,挂仙裳、鹤羽轻轻。下一句是什么

朝元去,指瑶台阆苑云行。上一句是什么

因何绝利,下一句是什么

为甚忘名。上一句是什么

为甚忘名。下一句是什么

曾观五岳真形。上一句是什么

曾观五岳真形。下一句是什么

玉性如珠似印,上一句是什么

玉性如珠似印,下一句是什么

灿烂光明。上一句是什么

灿烂光明。下一句是什么

从斯假躯识破,上一句是什么

从斯假躯识破,下一句是什么

便灰心、更不劳生。上一句是什么

便灰心、更不劳生。下一句是什么

寻出路,上一句是什么

寻出路,下一句是什么

恐灵光一点,上一句是什么

恐灵光一点,下一句是什么

落在迷坑。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