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李虞卿见示乐府长短句,极言共山百》
时间: 2025-01-27 03:26: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森玉筠林,涌金泉眼,际山千丈寒辉。
世间清境,冰鉴月来时。
我久纷华战胜,求五亩鹤骨应肥。
青篷底,垂竿照影,都洗向来非。
千畦。收玉粒,糟邱刘阮,风味依稀。
卷万珠甘滑,一吸玻璃。
作个江村篱落,野梅炯沙路无泥。
金銮客,悬流勇退,开径待君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景色:青翠的竹林和泉水涌出,山的寒辉映衬着万千景色。诗人感叹世间的清净,仿佛是冰雪的镜子在月光下闪耀。诗人在纷繁的世俗中历经沧桑,渴望获得一片宁静的土地。他在青篷下垂竿垂影,感受到自然的洗礼。千亩的田地收获丰盈,酒糟与美酒的味道依旧在嘴边萦绕。诗人想象着在江村里的篱笆旁,野梅生长在沙路上,没有泥泞。最后他期待着金銮客的归来,留出一条开阔的道路,等待着聚会的时刻。
注释
- 森玉筠林:形容竹林如玉般青翠。
- 涌金泉眼:泉水涌出,似金光闪耀。
- 际山千丈寒辉:高山的寒光照耀着。
- 冰鉴月来时:如冰镜般清澈的月光。
- 纷华战胜:经历了世间的繁华与竞争。
- 五亩鹤骨:比喻追求清净的理想生活。
- 青篷底,垂竿照影:在青色的篷下,垂下渔竿,影子映照在水面。
- 千畦:指大量的田地。
- 卷万珠甘滑:美酒如珠般甘滑。
- 金銮客:指尊贵的客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松年,金朝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细腻而深刻的描绘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蔡松年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在金朝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繁华世俗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静而和谐的自然环境,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的“森玉筠林,涌金泉眼”,描绘出一幅竹林泉水的画面,带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着,诗人借助“世间清境,冰鉴月来时”的意象,彰显了自我对清净世界的渴望。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我久纷华战胜”,这句话体现了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经历的磨难和对宁静的渴望。他希望能拥有“五亩鹤骨应肥”的理想生活,这是一种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后面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的细节,通过“青篷底,垂竿照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悠闲自得的状态,感受到自然的洗礼。而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对金銮客的归来,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期待,也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个诗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森玉筠林:竹子如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竹林的青翠。
- 涌金泉眼:泉水涌出,犹如金色的眼睛,增强了自然的灵气。
- 际山千丈寒辉:高山的寒光映照着环境,形成了一种神秘的美感。
- 世间清境,冰鉴月来时:强调了自然的清幽与月光的纯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我久纷华战胜:诗人表明自己经历了世间的纷繁复杂,渴望宁静。
- 求五亩鹤骨应肥:象征着追求简单而富足的生活。
- 青篷底,垂竿照影: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放松的状态。
- 千畦,收玉粒:表现丰收的景象。
- 卷万珠甘滑:美酒的滋味,如珠般甘甜。
- 金銮客,悬流勇退:期待尊贵的朋友归来,象征着团聚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森玉筠林”用比喻描绘竹林的美丽。
- 拟人:如“涌金泉眼”,将泉水比作人眼,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林:象征着清静、高洁的生活。
- 泉水:代表着清澈和生命的源泉。
- 月光:象征着纯净与宁静。
- 鹤骨:象征着高洁的理想生活。
- 野梅:象征着自然的野趣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蔡松年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清幽的环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 A. 山、河、田
- B. 林、泉、月
- C. 沙、石、花
-
诗中“金銮客”指代什么?
- A. 普通朋友
- B. 尊贵的客人
- C. 诗人的家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村即事》(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蔡松年的《满庭芳》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与孤寂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朝文学史》
- 《古诗文赏析》
- 《蔡松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