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柬石末公》
时间: 2025-01-22 10:50: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闷柬石末公
作者: 刘基 〔明代〕
绿杨落尽白杨枯,
坐石徒令岁月徂。
尚想藩臣知患盗,
岂期驿使似投巫。
当时粳稻通辽海,
今日风涛隔具区。
豺獭可堪专节钺,
衣冠何以拔泥涂?
白话文翻译:
绿杨树叶已落尽,白杨树也枯黄了,
我独坐在石头上,任凭岁月流逝。
还希望那些藩臣能知道民间盗贼的祸害,
怎料驿使的消息像巫师的谶语一样难以捉摸。
当年稻米曾畅通辽海,
如今风波却将我们隔绝得如此遥远。
豺狼与獾子怎么能够专横霸道?
而我们这些衣冠楚楚的人又该如何摆脱泥沼?
注释:
- 藩臣:指地方割据的势力或臣子。
- 驿使:指传递消息的使者。
- 粳稻:一种优质稻米,指丰收的时节。
- 辽海:泛指辽阔的海域。
- 豺獭:指豺狼和獾子,象征凶恶的动物。
典故解析:
- “藩臣知患盗”:反映了当时对地方统治者的不满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 “粳稻通辽海”:表达了对往日繁荣的怀念,象征着社会的变化与衰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景升,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基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浓厚的感伤与忧虑渗透在字里行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绿杨落尽白杨枯”既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凋零,也暗喻了社会的衰败。诗人在石上独坐,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这种静谧的孤独感加深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寄望于藩臣能识别社会的弊端,但现实却让他失望。驿使的信息如同巫师的迷雾,无法带来真相和解救。通过“当时粳稻通辽海,今日风涛隔具区”,诗人对比了往日的繁荣与今日的困境,体现了深深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豺獭可堪专节钺,衣冠何以拔泥涂”,展现出对社会秩序崩溃的无奈与愤慨,尽管身处高位也难以摆脱泥淖的现实。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动荡的一种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杨落尽白杨枯:描绘自然景象,象征岁月无情。
- 坐石徒令岁月徂:表现诗人孤独无助的心境。
- 尚想藩臣知患盗:希望地方官员能察觉民间疾苦。
- 岂期驿使似投巫:对现实失望,信息传递不畅。
- 当时粳稻通辽海:回忆过去的繁荣与富饶。
- 今日风涛隔具区:现在的动荡,表现出无奈。
- 豺獭可堪专节钺:对社会乱象的痛心与愤慨。
- 衣冠何以拔泥涂:质疑高位者的无能与无力。
修辞手法:
- 对比:过去的丰饶与现在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绿杨、白杨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社会的变化。
- 拟人:将驿使的信息比作巫师,形象化了信息的不确定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白杨:象征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
- 岁月:指时间的流逝,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历史。
- 藩臣:代表地方权力,暗示社会的混乱与腐败。
- 豺獭:象征凶残与无情,反映社会的动荡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驿使”是指什么?
- A. 传递信息的使者
- B. 农民
- C. 商人
- D. 士兵
-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A. 白杨
- B. 粳稻
- C. 风涛
- D. 豺獭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失落
- C. 快乐
- D. 无奈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斗星》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同样涉及战争带来的国破家亡,与刘基的忧国情怀形成对比。
-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格上更为轻盈。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研究明代文学及刘基的生平与创作。
- 《古诗词鉴赏》 - 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