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待月》

时间: 2024-09-19 21:19:33

红稠碧秀暗山园,只有诚斋眼界宽。

月近竹梢偏不上,要人不看要人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稠碧秀暗山园,
只有诚斋眼界宽。
月近竹梢偏不上,
要人不看要人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绿树繁茂、环境幽静的山园,只有在“诚斋”这个地方,心境才能开阔。虽然月亮快要降落到竹梢上了,却偏偏不容易看见,真是要人不去看,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忽视。

注释:

  • 红稠:红色的花朵繁密,形容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 碧秀:形容绿色的植物生机盎然,显得清新秀丽。
  • 诚斋:诗人的书房名,意指诚实、真诚的书斋。
  • 偏不上:指月亮虽然接近了,但仍然难以看到。
  • 要人不看:意味着如果不去关注,自然不会看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诗歌上有很高的造诣,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诚斋待月》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其仕途平稳之时。诗中通过描绘山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淡泊。

诗歌鉴赏:

《诚斋待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幽的自然图景,透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宽广与宁静。开头两句“红稠碧秀暗山园”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色彩缤纷的山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展现了自然的神韵。而“只有诚斋眼界宽”则点出了诗人独特的视角,暗示着内心的豁达与开阔。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月亮的描写,月亮的“近”与“偏不上”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似乎是在表达一种人生哲理:有些美好事物,虽然在我们身边,却不易被察觉,正如月亮虽近,却不易看见,反映出一种“知其在而不见”的境界。整首诗在轻松中蕴含深意,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哲理之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稠碧秀暗山园”:描绘了色彩鲜艳、生命力旺盛的山园,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只有诚斋眼界宽”:表明在这个环境中,只有心怀宽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的美。
  • “月近竹梢偏不上”:月亮虽然临近竹子的尖端,但却看不见,暗示了美丽事物的难得与不可及。
  • “要人不看要人看”:意指有些东西不去关注就会错过,但若用心去看,便能发现它的美。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内心世界的豁达与宽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幽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稠:象征生命的力量和活力。
  • 碧秀:代表清新、纯净的自然之美。
  • 月亮:象征理想与追求,但又暗示着难以触及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诚斋”指的是: A. 诗人的书房
    B. 一座山园
    C. 一种花卉

  2. 诗中提到的“月近竹梢”的含义是: A. 月亮离竹子很远
    B. 月亮快要落下来了
    C. 月亮在高处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诚斋待月》苏轼《水调歌头》:两者均以月亮为主题,表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杨万里的诗更偏向于自然描写与内心感悟,而苏轼则通过月亮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杨万里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