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唐伯一经堂》

时间: 2025-01-26 00:55:30

人言天地生仲尼,不知仲尼生两仪。

易中先自有太极,生天生地谁得知。

一经以後脉为六,六经以前一经足。

学子要探天地心,诗书执礼皆可寻。

吾乡後身黄叔度,教子一经有住处。

寄言韦家父子间,浪比籯金良汗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黄唐伯一经堂
作者:杨万里

人言天地生仲尼,不知仲尼生两仪。
易中先自有太极,生天生地谁得知。
一经以後脉为六,六经以前一经足。
学子要探天地心,诗书执礼皆可寻。
吾乡後身黄叔度,教子一经有住处。
寄言韦家父子间,浪比籯金良汗颜。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天地是由仲尼(孔子)所生,但不知道是仲尼从两仪(阴阳)中产生的。在《易经》中,早就有了太极(宇宙的本源),谁能知道天地的生成过程呢?
《易经》之后有六经,但在六经之前,《易经》就已经足够了。
学子们要去探求天地的本心,诗、书、礼都能寻找到。
我家乡的黄叔度,教导子孙《易经》有其道理。
借此告诉韦家父子,空谈只是浪费时间,真正的知识是金子般的珍贵。


注释:

  • 仲尼:即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 两仪:指阴阳,代表宇宙的基本对立和统一。
  • 太极:指宇宙的本源或起源,通常与道教哲学相关。
  • 一经:指《易经》,古代经典之一,探讨自然和人事的变化。
  • 六经:指《诗经》《书经》《礼记》《乐经》《易经》《春秋》,古代儒家经典。
  • 韦家:指韦氏家族,诗中提到的教育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出身于江西。他以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成就卓著。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儒家思想复兴,诗人借用黄唐伯的经堂,表达对《易经》和儒家经典的推崇,以及对教育、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和《易经》的讨论,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传承的重视。开篇以“人言天地生仲尼”引入,提出了孔子与天地的关系,接着引入“两仪”与“太极”,深入探讨了宇宙的生成和变化,显示出作者对于哲学思想的掌握。

诗中提到“学子要探天地心”,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探求自然和人性的本质,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通过“吾乡後身黄叔度”,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家乡教育的自豪,也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

最后以“寄言韦家父子间”结束,提醒后人珍惜知识,警惕空谈与虚妄,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深度和警示效果,表现了诗人对知识价值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言天地生仲尼:指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是由孔子创造的,实际上孔子是从天地中产生的。
  • 不知仲尼生两仪:强调了孔子与阴阳的关系,指出根源在于阴阳变化。
  • 易中先自有太极:说明《易经》里早就包含了太极的概念,揭示宇宙的本质。
  • 生天生地谁得知:反问谁能真正理解天地的生成,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哲理的思考。
  • 一经以後脉为六:说明《易经》在六经之前的重要地位。
  • 学子要探天地心:告诫学子要探求深刻的道理。
  • 诗书执礼皆可寻:强调诗书礼等经典都是探求知识的途径。
  • 吾乡後身黄叔度:提到自己的家乡和黄叔度,寓意教育的传承。
  • 寄言韦家父子间:警醒韦家父子要重视知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地生仲尼”与“仲尼生两仪”,形成对称美。
  • 反问:如“谁得知”,增加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经典的重要性和教育的价值,提倡学子们要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探索。


意象分析:

  • 天地:象征自然和宇宙,代表着哲学和道德的根基。
  • 仲尼:象征智慧和教育,代表古代思想的传承。
  • 一经:象征知识和经典,强调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 黄叔度:象征传承与教育,体现地域文化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老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庄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__”是古代经典之一,探讨自然和人事的变化。

  3. 判断题:诗人认为《易经》是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易经》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哲理思考和教育价值,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易经》研究

这些资料将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