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歌》
时间: 2025-01-27 03:2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薤露歌》 ——刘基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
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
昨日七尺躯,今日为死尸。
亲戚空满堂,魂气安所之。
金玉素所爱,弃捐箧笥中。
佩服素所爱,凄凉挂悲风。
妻妾素所爱,洒泪空房栊。
宾客素所爱,分散各西东。
仇者自相快,亲者自相悲。
有耳不复闻,有目不复窥。
譬彼烛上火,一灭无光辉。
譬彼空中云,散去绝余姿。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谁能将两手,挽彼东逝波。
古来英雄士,俱已归山阿。
有酒且尽欢,听我薤露歌。
白话文翻译
《薤露歌》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人首先请求停止乐器的演奏,静下心来听他的诗。接着,他反思自己从生到死的变化,感叹亲人虽在却无法寄托亡魂。对比金玉与佩饰的失落,描绘了身边的亲友散去的凄凉。仇恨与悲伤交织,说明人际关系的脆弱。生死如烛火般易灭,如云般难留,人生短暂,英雄早已归去,最后劝大家趁着有酒享受欢乐,听听这首《薤露歌》。
注释
- 蜀琴:蜀地的琴,指古琴。
- 齐竽:齐国的竽,指一种乐器。
- 薤露:一种植物,常用作诗歌题材,象征离别与哀伤。
- 魂气:指亡灵的气息或灵魂。
- 金玉:象征财富,指诗人所珍视之物。
- 佩服:指佩戴的装饰品。
- 宾客:朋友、客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以其精湛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历史见解而闻名。
创作背景
《薤露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王朝更迭之时,诗人通过对生死的思考,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薤露歌》是一首凝重的诗,透过对乐器的停止演奏,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呼应主题的沉重。诗中以生死为线索,流露出对人世无常的深刻思考,令人动容。诗人在回忆过去的种种时,既有对亲情的眷恋,也有对物质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尤其是“有耳不复闻,有目不复窥”的句子,深刻表达了生死的隔阂与无奈。诗的最后转向劝酒,意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欢乐,体现了一种虽哀伤而不失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请停止音乐,营造静谧的氛围。
- 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四周的筵席静默,倾听我这首关于薤露的诗。
- 昨日七尺躯,今日为死尸:回顾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亲戚空满堂,魂气安所之:亲人虽在,却无处寄托亡灵。
- 金玉素所爱,弃捐箧笥中:曾经珍爱的财富如今被弃置一旁。
- 仇者自相快,亲者自相悲:仇敌相互欢快,亲人却互相悲伤。
- 有耳不复闻,有目不复窥:耳朵无法听见,眼睛无法再看。
- 譬彼烛上火,一灭无光辉:比喻生命如烛火,灭后无光。
-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人生短暂,活到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 谁能将两手,挽彼东逝波:谁能用双手挽回逝去的时光。
- 古来英雄士,俱已归山阿:古代的英雄也都已归于自然。
- 有酒且尽欢,听我薤露歌:趁着有酒,尽情享乐,听我的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烛火、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仇者自相快,亲者自相悲”,增强音乐感。
- 排比:如“弃捐箧笥中,挂悲风”等,强调失落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死无常的思考,强调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鼓励人们在面对失去与悲伤时,仍要保持乐观与欢愉。
意象分析
- 蜀琴、齐竽:象征音乐与欢乐的消逝。
- 金玉、佩服:象征物质财富与个人情感的失落。
- 烛火、云: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酒:象征欢乐与人生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薤露歌》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蜀琴”指什么?
- A. 古琴
- B. 钢琴
- C. 二胡
- D. 竖琴
-
“有耳不复闻,有目不复窥”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悲伤
- C. 愤怒
- D. 安宁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为温柔细腻。
- 《离骚》:同样反映对命运与人生的感慨,但情感更为激烈。
参考资料
- 刘基《薤露歌》阐释及鉴赏
- 明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 诗词中的生死哲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