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窗对雪》

时间: 2025-05-15 03:08:28

牢落三年客,飘零两袖风。

雪凝山失翠,颜老酒添红。

怯冷鸦栖树,冲寒雁叫空。

有怀徒拂剑,萧寂向孤篷。

意思解释

客窗对雪

作者: 华韶 〔清代〕

原文展示:

牢落三年客,飘零两袖风。
雪凝山失翠,颜老酒添红。
怯冷鸦栖树,冲寒雁叫空。
有怀徒拂剑,萧寂向孤篷。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牢狱中已做了三年的囚徒,衣袖中只剩风声。
雪花凝聚,山色失去了翠绿的光彩,脸色苍老,只能靠酒来添补红润。
我惧怕寒冷,乌鸦栖息的树木都显得冷清,孤雁在空中叫唤,声音清冷。
心中怀有壮志却只能徒然抚剑,心中萧索,向着孤舟望去。

注释:

  • 牢落: 形容被囚禁的状态。
  • 飘零: 形容轻飘而落,指无所依靠的状态。
  • 雪凝: 雪花聚集,形容天气寒冷。
  • 颜老: 脸色显得苍老。
  • 怯冷: 害怕寒冷。
  • 鸦栖树: 乌鸦栖息的树木。
  • 冲寒: 迎着寒风。
  • 有怀: 心中有志向。
  • 徒拂剑: 白白地抚摸剑,表示无用的壮志。
  • 萧寂: 寂寥、凄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剑”可以理解为古代士人的志向与理想,抚剑的动作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对理想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韶,清代诗人,生于盛世,但生活中经历了不少波折,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状况的关切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的诗风以清新而富有哲理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客窗对雪》写作于作者被囚之际,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冬雪的寒冷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牢落三年客”引入,直接表达了诗人被囚禁的苦闷,而“飘零两袖风”则形象地描述了他失去自由后的无奈与悲凉。接下来的描写中,雪凝山失翠,暗示了外界的萧索与内心的苍凉,酒虽能添红,但也无法掩盖岁月的流逝与苍老的无奈。

“怯冷鸦栖树,冲寒雁叫空”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寒冷的环境,乌鸦与孤雁的叫声更显得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怀有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无奈,孤舟向往,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的向往与无奈,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牢落三年客: 诗人自述被囚禁三年,感到极度孤独。
  • 飘零两袖风: 形象地描绘出因失去自由而感到的无助与悲凉。
  • 雪凝山失翠: 描绘寒冬中自然景色的萧条,反映诗人内心的寒冷。
  • 颜老酒添红: 通过饮酒来掩饰内心的苍老与无奈。
  • 怯冷鸦栖树: 冷清的环境使得诗人感到更加孤独。
  • 冲寒雁叫空: 孤雁的叫声在空荡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凄凉。
  • 有怀徒拂剑: 虽有壮志却只能白白抚摸佩剑,表达无奈。
  • 萧寂向孤篷: 向孤舟望去,最终留给人一种孤独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 “牢落”与“飘零”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 雪花的“凝”,让自然更具情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 象征: 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达诗人的无奈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严寒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凄凉。
  • : 代表理想与抱负,象征着无奈的追求。
  • 孤舟: 代表孤独与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华韶
    • D. 白居易
  2. 诗中的“牢落三年客”意指?

    • A. 诗人在外漂泊
    • B. 诗人在监狱中
    • C. 诗人旅行
    • D. 诗人思乡
  3. 诗中提到的“剑”象征什么?

    • A. 武器
    • B. 理想与抱负
    • C. 悲伤
    • D. 财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也是表达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 《静夜思》: 通过明月寄托乡愁,展现了思乡情感,与《客窗对雪》在孤独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华韶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华古典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