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珠寺》

时间: 2025-01-10 22:00:27

昔年谁驾六鳌浮,此日波光结蜃楼。

星斗平临江上晚,烟霞散入海门秋。

钟鸣梵宇逢僧话,角起孤城动客愁。

万古乾坤此仙岛,胜游吾欲泛扁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海珠寺
作者: 何进修 〔明代〕
昔年谁驾六鳌浮,此日波光结蜃楼。
星斗平临江上晚,烟霞散入海门秋。
钟鸣梵宇逢僧话,角起孤城动客愁。
万古乾坤此仙岛,胜游吾欲泛扁舟。

白话文翻译:

很多年前,谁曾驾船在六鳌山上漂浮,今天的波光却在空中形成蜃楼。
星辰在江面上低垂,傍晚时分,烟霞散落入海门,映衬着秋天的气息。
钟声在佛教寺庙中回响,遇到僧人时聊起往事,孤城的角楼勾起了旅人的愁绪。
这片仙岛历经万古,天地间的美景吸引我想要乘扁舟游玩。

注释:

  • 六鳌:传说中的六只神龟,象征着海的辽阔与神秘。
  • 蜃楼:一种海市蜃楼,古代传说由蜃(海中的一种神秘动物)所致,象征虚幻与美丽。
  • 烟霞:指云雾与彩霞,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
  • 梵宇:指佛教的寺庙。
  • 角楼:古代城墙的角部高楼,往往用于观察和防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进修,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深邃。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对美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何进修游览海珠寺时,诗人以寺庙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悟。

诗歌鉴赏:

《游海珠寺》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海珠寺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过往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昔年谁驾六鳌浮”以问句引入,既展示了对往昔的怀念,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此日波光结蜃楼”,蜃楼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象征着梦幻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后两句“星斗平临江上晚,烟霞散入海门秋”,则通过描绘傍晚的星河与烟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钝静的夜晚与渐散的烟霞,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美好的转瞬即逝。

最后一联“万古乾坤此仙岛,胜游吾欲泛扁舟”则升华了整个诗歌的主题,诗人希望在这片充满灵气的仙岛上,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此处扁舟象征着自由与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与人生的旅途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谁驾六鳌浮:追忆过去,问谁曾在这片海域航行,暗含对往事的怀念。
  • 此日波光结蜃楼:描绘眼前景象,波光闪烁,蜃楼的幻影象征着梦幻与虚无。
  • 星斗平临江上晚:描绘夜晚星空低垂的情景,营造宁静氛围。
  • 烟霞散入海门秋:秋天的烟霞在海门处散开,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流转。
  • 钟鸣梵宇逢僧话:在寺庙中听到钟声,遇见僧人,象征着宗教与哲理的交流。
  • 角起孤城动客愁:孤城的角楼引发旅人的愁绪,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万古乾坤此仙岛:强调这片仙岛的历史悠久与自然美。
  • 胜游吾欲泛扁舟:表达了想要在这片美丽的海域中畅游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蜃楼”作为梦幻的象征。
  • 拟人:通过“烟霞散入”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六鳌:象征着辽阔的海洋与神秘的传说。
  • 蜃楼:代表了梦幻与虚无的美好。
  • 烟霞: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流转。
  • 孤城:引发对孤独与思乡的情愫。
  • 扁舟:象征自由与追求的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蜃楼”象征什么? A. 真实的景象
    B. 梦幻与虚无
    C. 历史遗迹

  2. 诗人通过“万古乾坤此仙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追溯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人生的反思

  3. “钟鸣梵宇逢僧话”中的“梵宇”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佛教寺庙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津口》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展望。
  • 《夜泊牛津口》:通过船与水的意象,探讨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