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为孙秋我新纳姬人催妆和韵》
时间: 2025-01-27 03:23: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为孙秋我新纳姬人催妆和韵
作者:龚鼎孳
粉井香天,算唯许何郎窃近。
翠亭亭菱铜斜倚,扑堆可憎。
玳瑁衙排花仗拥,鸳鸯牒押红泥衬。
靠雕栏活现海棠丝,东风幸。
遮不稳,将灯倩。
兜不起,羞人问。
乍流苏蟢子,双吹檀晕。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
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
白话文翻译
在粉色的水井旁,香气缭绕,想必只有何郎能悄悄靠近。
翠绿的亭子,菱形的铜器斜倚,真是让人讨厌的堆砌。
玳瑁的装饰与花仗拥挤,鸳鸯的信件压在红泥上衬托。
倚靠在雕花栏杆旁,活灵活现的海棠丝在春风中摇曳。
却难以稳住,灯影摇曳。
无法掩饰,令人羞愧地被问起。
突然间流苏轻舞,双声吹响檀香。
犀牛皮的信纸上,燕子追逐着兰梦的细腻,小巧的银瓶里装着麝香和嫩薇浆。
笑着的玉人啊,多少魂魄未曾消散,从今以后都将铭记。
注释
- 粉井:指用来盛水的井,粉色的水井象征着温柔与美好。
- 翠亭亭:形容亭子翠绿而高耸。
- 玳瑁:一种名贵的海龟,常用来制作工艺品。
- 鸳鸯:比喻夫妻或情侣,常用来象征爱情。
- 雕栏:装饰精美的栏杆,常见于园林建筑中。
- 东风幸:春风吹来,带来温暖与生机。
- 流苏:一种细长的装饰物,常用于衣物边缘。
- 犀帖:犀牛皮制成的纸,古代书信常用。
- 玫浆:指用玫瑰花制作的饮料,象征芬芳与甘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鼎孳(1550-1620),字士祯,号兰亭,明代诗人,出生于桐乡,曾任职于官场,因其诗词风格清新、意象丰富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在龚鼎孳为孙秋所作的和韵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与情感。此时正值明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们常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江红》在形式上采用了“满江红”这一古诗词的传统体裁,内容上则表现了对美人娇艳与爱情的细腻描绘。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向往。
整首诗以“粉井香天”开篇,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与魅力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柔而富有情感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翠亭亭菱铜斜倚”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更是通过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柔美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浪漫情怀。最后,诗人以“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总结,表达了对美人和爱情的深切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粉井香天,算唯许何郎窃近。
描述环境的美好,暗示只有心爱的人能靠近。 -
翠亭亭菱铜斜倚,扑堆可憎。
亭子美丽却也显得杂乱,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复杂情感。 -
玳瑁衙排花仗拥,鸳鸯牒押红泥衬。
细致描绘装饰与情书,体现出爱情的甜蜜与细腻。 -
靠雕栏活现海棠丝,东风幸。
海棠的生命力与春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期盼。 -
遮不稳,将灯倩。
描述灯影的摇曳,表现出一种不安定的情感。 -
兜不起,羞人问。
难以掩饰内心的情感,带有一丝羞愧。 -
乍流苏蟢子,双吹檀晕。
细腻的景象描写,表现出一种轻盈与梦幻。 -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
精致的物品与香气,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
对美人的思念与深情,留下感伤的尾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粉井”象征柔美的环境。
- 拟人:如“东风幸”,赋予春风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多采用对仗工整的方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与对美的赞美,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井:象征温柔与美好。
- 翠亭亭:优雅与高贵。
- 玳瑁:珍贵与独特。
- 鸳鸯:爱情的象征。
- 海棠:春天与生机。
- 犀帖:书信的情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粉井香天”中的“粉井”指什么? A. 河流
B. 水井
C. 花园
D. 溪流 -
“翠亭亭菱铜斜倚”中的“翠亭亭”形容的是? A. 一座高大的建筑
B. 美丽的亭子
C. 翠绿的树木
D. 一片湖泊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C. 对历史的回忆
D.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但龚鼎孳的《满江红》更注重环境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变化。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龚鼎孳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明代文人的生活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