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次李沁州见寄韵》
时间: 2025-04-28 05:4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次李沁州见寄韵
作者: 许有壬 〔元代〕
一夜繁霜,便染得乾坤澄寂。秋满眼萧萧云树,凄凄风日。山色偏供羁旅恨,年光肯为英雄息。只寒花不减旧时香,天应惜。官况薄,劳耕织。诗律在,森戈戟。更山城容我,清尊瑶瑟。不是皇家劳结网,姓名底用人间识。喜使君时有一笺来,云烟湿。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霜降满地,天地间显得格外宁静。秋日的景象萧条,云树间透着凄凉的风光。山色更是让我感受到游子的孤独与怨恨,岁月似乎不愿为英雄们停留。唯有寒冬中的花朵,依旧保持着昔日的芬芳,天应该会怜惜它。官场的生活清淡无味,辛苦耕作与织布。虽然诗歌的规矩依旧存在,但却是充满了武器的气息。更何况山城能容我一展身手,清酒与瑶琴相伴。并非皇家所赐的荣耀与名声,只希望在人间被人所识。喜悦的是,您时常给我写信,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烟雾。
注释:
- 繁霜: 繁密的霜,形容秋冬的寒冷。
- 羁旅恨: 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怨恨。
- 寒花: 寒冷季节里的花,象征坚韧与不屈。
- 官况薄: 指官场生活清淡,缺乏荣华富贵。
- 清尊瑶瑟: 清酒与瑶琴,象征清雅的生活情趣。
典故解析:
- 羁旅: 指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情,常用于表达游子心境。
- 寒花: 在中国古诗中,寒花常用来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有壬,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时期,诗风受宋代影响,注重意境与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描绘秋冬的自然景象,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一夜繁霜,便染得乾坤澄寂”,以霜降作为时间的标志,营造出宁静而又寒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秋满眼萧萧云树”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条与冷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山色偏供羁旅恨”一句,直接点明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寒花不减旧时香,天应惜”则转而表现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赞美,暗示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芬芳与高洁。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辛劳,以及对友人安慰的渴望,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整体而言,诗歌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繁霜,便染得乾坤澄寂: 描绘了霜降后天地的宁静,暗示内心的沉静。
- 秋满眼萧萧云树,凄凄风日: 秋天的景象给人带来萧条感,反映忧伤的情绪。
- 山色偏供羁旅恨: 山色的冷峻加深了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年光肯为英雄息: 反映了时间不愿停留,英雄的壮志难酬。
- 只寒花不减旧时香: 表达了尽管身处寒冷,内心依旧保持高洁。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霜比作宁静的氛围,增强了意境。
- 拟人: “天应惜”将自然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 “官况薄,劳耕织”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 代表寒冷与宁静。
- 秋: 象征凋零与思念。
- 寒花: 代表坚韧与不屈。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承载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 诗中“寒花”象征的是( ) A. 冷漠 B. 坚韧 C. 悲伤
-
填空题:
- 诗中的“官况薄,劳耕织”表达了诗人对___生活的感慨。
-
判断题: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都富有生机。(对/错)
答案:
- B
- 官场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许有壬的《满江红》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后者则更具直白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