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十六 展成既庭雨中见示新词用原韵奉答》
时间: 2025-02-04 15:29: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十六 展成既庭雨中见示新词用原韵奉答
作者:曹尔堪
五月园林,琵琶熟雨肥云涨。
莽回顾阖庐千载,山川无恙。
我自江湖慷以慨,君方颜谢凌而上。
好词头百琲夜珠圆,争来饷。
风片细飞花漾。
蝶闲过,莺孤唱。
借一觞一咏,侑之名酿。
懒似嵇生林下锻,老思灵寿山中杖。
剩惊魂前路有谁怜,髡钳状。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月的园林中,琵琶的声韵在雨中愈显丰盈,云彩也渐渐丰满。回首千载的阖庐(地名),山川依然无恙。我在江湖中豪情满怀,而你正高高在上,神采飞扬。美妙的词句如同夜晚的明珠,争相来献给我。微风轻拂,花瓣随风摇曳。蝴蝶悠闲地飞过,黄莺独自歌唱。借一杯美酒来吟咏,来为这美名举杯。懒得像嵇康在林下练剑,老了只想在灵寿山上拄杖而行。只剩下惊魂未定,前路上又有谁来怜惜我呢?
注释
- 琵琶:古代一种乐器,象征音乐的美好和情感的寄托。
- 阖庐:古地名,指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暗指古代的宁静与美好。
- 江湖:泛指水域,象征闲云野鹤的生活状态。
- 百琲夜珠:形容词句的美妙和珍贵。
- 嵇生:指嵇康,古人名,代表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 灵寿山:隐喻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而闻名。其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首诗作于一个雨后的五月,诗人在园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心中对生活的思索与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曹尔堪的《满江红 其十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五月园林,琵琶熟雨肥云涨”,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雨水滋润了大地,万物复苏,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莽回顾阖庐千载,山川无恙”,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永恒的赞美。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用“我自江湖慷以慨,君方颜谢凌而上”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高位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对比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诸如“风片细飞花漾,蝶闲过,莺孤唱”,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最后,诗人用“剩惊魂前路有谁怜,髡钳状”收束全篇,透露出对未来的迷惘与孤独,形成了情感的高潮。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带有一丝哲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月园林,琵琶熟雨肥云涨。”:描绘了初夏园林的美景,雨水滋养了植物。
- “莽回顾阖庐千载,山川无恙。”: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自然常青的赞美。
- “我自江湖慷以慨,君方颜谢凌而上。”: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他人成功的反思。
- “好词头百琲夜珠圆,争来饷。”:形容美好词句的珍贵,蕴含了对文学的热爱。
- “风片细飞花漾。”: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自然氛围。
- “蝶闲过,莺孤唱。”:描绘自然界中的孤独与宁静。
- “借一觞一咏,侑之名酿。”:表达了以酒助兴的情趣。
- “懒似嵇生林下锻,老思灵寿山中杖。”:自比嵇康,渴望归隐。
- “剩惊魂前路有谁怜,髡钳状。”:表达对未来的迷惘和孤独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琵琶熟雨肥云涨”,通过比喻描绘出自然的丰盈与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表现出对称美。
- 拟人:如“花漾”,赋予花以生命的特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成功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园林: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蝶:象征自由与闲逸。
- 黄莺:代表孤独与清晰的声音。
- 酒:象征生活的乐趣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琵琶”象征什么? A. 音乐和情感
B. 战争
C. 劳作
D. 伤感 -
“剩惊魂前路有谁怜”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希望
B. 迷惘
C. 自信
D. 快乐 -
诗人自比“嵇生”的原因是? A. 渴望名利
B. 向往归隐生活
C. 喜欢练剑
D. 追求财富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水调歌头》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之美,感叹人生的无常,但更加着重于自然的细腻与人生的哲理。
- 《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亮和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深沉和广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