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小照前瓶荷》
时间: 2025-02-04 15:2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小照前瓶荷
作者: 黄永 〔清代〕
茂叔尝云,汝乃是花之君子。
看几朵绿茎翠盖,亭亭幽渚。
折取一枝聊作供,辘轳新挽银床水。
问画图相向却何人,难相拟。
记前日,香含蕊。
忽数瓣,红飘几。
想来时憔悴,落时容易。
千古奇冤曾未雪,六郎有猊何堪比。
喜山翁赋得一行诗,为君洗。
白话文翻译:
茂叔曾说,你是花中的君子。
看看这几朵绿茎和翠盖,亭亭地立在幽静的水边。
折下一枝来供奉,自用新挽的银色水来洗涤。
问那画中的人究竟是谁,真是难以想象。
记得前几日,花蕊中含着香气。
忽然间,几瓣花瓣红色飘落。
想起那时的憔悴,落下时却是如此容易。
千古的冤屈至今未能得以昭雪,六郎的悲惨遭遇又怎能相比。
幸喜山翁写下这一行诗,来为你解忧。
注释:
- 茂叔:可能指古代的诗人或文人,称其为“君子”表示对其品德的赞许。
- 亭亭:形容花或植物高耸而直立的样子。
- 辘轳:古时的一种水车,用于提水。
- 香含蕊:花蕊含有香味。
- 千古奇冤:指的是古往今来无法解开的大冤屈。
- 六郎:六郎可能指的是历史或文学中著名的冤屈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永,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是黄永在某次游览时感受到荷花的美丽与自身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现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小照前瓶荷》是黄永的一首颇具情感的诗作,以荷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往事的感慨。诗中通过茂叔的言辞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清新雅致的意境中。诗人在描绘荷花的姿态时,运用了“绿茎翠盖,亭亭幽渚”的细腻笔触,展现了荷花的优雅与独特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思索人生的无常与冤屈,特别提到“千古奇冤曾未雪”,这使得整首诗从美的欣赏逐渐深化至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此外,最后一联“喜山翁赋得一行诗,为君洗”,则表达了对诗歌的感激与依赖,显示出诗人在困扰与思念中寻找慰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黄永的深厚的诗歌造诣,以及他对生活的敏感和独到的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茂叔尝云,汝乃是花之君子:引言,称赞荷花的美如君子。
- 看几朵绿茎翠盖,亭亭幽渚:描绘荷花在水边的美丽姿态。
- 折取一枝聊作供:想要折下一枝来作为供奉。
- 辘轳新挽银床水:描写用新挽的水来净化荷花的意象。
- 问画图相向却何人,难相拟:对画中的人物产生疑问,难以比拟。
- 记前日,香含蕊:回忆前几日,花蕊中散发的香气。
- 忽数瓣,红飘几:几瓣红花忽然飘落。
- 想来时憔悴,落时容易:感叹时光流逝,花朵凋零的悲伤。
- 千古奇冤曾未雪,六郎有猊何堪比:提及历史冤屈,表达对悲剧的同情。
- 喜山翁赋得一行诗,为君洗:感谢山翁的诗作,带来心灵的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荷花被比作“君子”,以此表达其高洁的品格。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如“香含蕊”。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有较强的对称性,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冤屈的关注,展示了诗人敏感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高洁的人格,常与美好、清丽的意象相联系。
- 水:象征生命与流动,也代表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
- 香气:象征美好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茂叔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种花
C. 一种水 -
诗中提到的“千古奇冤”主要表达了: A. 对历史的遗憾
B. 对荷花的赞美
C. 对朋友的怀念 -
诗人用什么方式洗涤荷花? A. 用水
B. 用香
C. 用酒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描绘了国难与苍生疾苦,与黄永的诗相比,更多地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