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时间: 2025-01-27 03:11:25

沉沉池阁乍凉天,坐爱莲薰夜不眠。

却忆北门曾候对,半帘斜月玉堂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沉沉池阁乍凉天,
坐爱莲薰夜不眠。
却忆北门曾候对,
半帘斜月玉堂前。

白话文翻译:

在阴沉的池阁中,忽然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
我因爱莲花的香气而整夜无法入眠。
不禁回忆起曾在北门相会的情景,
那时月光斜照在玉堂的帘子前。

注释:

  • 沉沉:形容阴暗、沉闷的样子,这里指池阁的环境。
  • 池阁:指水边的楼阁,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乍凉:忽然变凉,表示天气的变化。
  • 莲薰:莲花的香气,这里用以形容莲花的芬芳迷人。
  • 候对:相会、交谈的意思。
  • 玉堂:指华贵的厅堂,这里形容环境的雅致。
  • 斜月:指倾斜的月光,增添了诗的意境。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莲花常象征着高洁、清白的品格,而“北门”则可能代表着某种约定或往日的情感牵绊。诗中“玉堂”一词常用于形容富贵人家的厅堂,体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生卒年不详),字德舜,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时节转凉,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天的独特氛围。开篇以“沉沉池阁乍凉天”引入,描绘出一种阴沉、凉意渐起的场景,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坐爱莲薰夜不眠”则表现了诗人在静谧夜晚中因莲花香而无法入睡的状态,莲花的清香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与诗人的情感密切相关。

接下来的“却忆北门曾候对”一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见的情景,仿佛时光倒流,带来了一丝温暖而又苦涩的情感。最后一句“半帘斜月玉堂前”以斜月点缀了玉堂的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恰到好处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折射出人们在秋日凉意中对温情的渴望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沉沉池阁乍凉天:在阴暗的池阁中,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心境的沉重。
  2. 坐爱莲薰夜不眠:因喜爱莲花的芬芳而无法入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及内心的困扰。
  3. 却忆北门曾候对:回忆起与友人在北门的相会,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4. 半帘斜月玉堂前:斜月照在玉堂前,画面美丽而又富有诗意,增强了孤独感与思念情。

修辞手法:

  1. 比喻:莲花的香气比喻着纯洁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2. 拟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赋予静物以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3. 对仗:使用“沉沉”与“乍凉”,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反映了人在秋季时节的孤独和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阁:象征着幽静与清雅的环境。
  • :象征高洁与纯洁的品格。
  • 斜月:代表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沉沉池阁乍凉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激动
    • D. 轻松
  2. “坐爱莲薰夜不眠”中的“莲薰”指的是什么?

    • A. 菊花的香气
    • B. 莲花的香气
    • C. 玫瑰的香气
    • D. 桂花的香气
  3. 诗中提到的“北门”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一扇门
    • B. 诗人与友人相会的地方
    • C. 一座山
    • D. 一条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对比夏竦的《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月光与思念来表达孤独,但夏竦更注重环境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强调情感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