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请东皇第一机,水边风日笑横枝。
鸳鸯浮弄婵娟影,白鹭窥鱼凝不知。
白话文翻译:
邀请东皇(春天的象征)来临,水边的风和阳光让柳树的枝条微微摇曳。
鸳鸯在水中嬉戏,映照出如月华般的影子,白鹭静静地盯着水里的鱼,似乎还不知道自己被观察着。
注释:
- 东皇:指春天的神灵,象征新生和希望。
- 第一机:指春天的第一种气息。
- 横枝:横向生长的树枝。
- 鸳鸯:一种常成双成对的水鸟,象征爱情。
- 婵娟:通常用来形容月亮或美好的景象。
- 白鹭:一种水鸟,常出现在湖泊、河流附近,以捕食鱼类为生。
典故解析:
“东皇”作为春天的象征,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借以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和赞美。“鸳鸯”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爱情、和谐相联系,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伴侣之间的默契。白鹭的意象则传达了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春天,诗人借水边的景色表达对生命与春天的热爱,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水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欣喜和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开头“探请东皇第一机”一句,直白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着一种期待的情绪。接下来的“水边风日笑横枝”,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仿佛能听到风与日光的欢笑。诗中“鸳鸯”和“白鹭”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意境优美,细腻而富有情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呼唤着每一个生命的觉醒,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探请东皇第一机:邀请春天的神灵到来,象征春天的第一种气息。
- 水边风日笑横枝:水边的风和阳光带来了生机,柳枝随风摇曳,像是在欢笑。
- 鸳鸯浮弄婵娟影:鸳鸯在水中嬉戏,映照出如月光般的美丽影子。
- 白鹭窥鱼凝不知:白鹭静静地观察水中的鱼,似乎还不知道自己被人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日笑横枝”,将风和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鸳鸯”和“白鹭”的意象,传达出爱情和和谐美好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东皇:象征春天的复苏与希望。
- 鸳鸯:代表爱情与美好关系。
- 白鹭:象征宁静与观察,寓意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皇”指的是哪一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竞争
- D. 孤独
-
诗的最后一句“白鹭窥鱼凝不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渴望
- B. 宁静
- C. 紧张
- D. 兴奋
答案:
- C. 春季
- B. 爱情
-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庭坚的《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更注重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后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而前者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黄庭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