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冷菊青黄蕊,半醉幽人黑白头。今岁有番堪恨处,病无诗句过中秋。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到,寒冷的天气里,菊花的青色和黄色的花蕊显得格外冷清。半醉的我,白发与黑发交错。今年的重阳节,有些让我感到惋惜的地方,因病无力写出诗句来庆祝中秋。
注释: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常与菊花相联系。
- 冷菊:指在寒冷天气中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
- 幽人:指孤独或隐居的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 黑白头:形容人的头发,有白发和黑发,暗示年龄的增长。
- 堪恨处:让人遗憾的地方。
- 病无诗句:因生病而无法写诗。
典故解析:
重阳节与菊花有着深厚的文化关联,古人常在此节日饮酒赏菊,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诗中提到的“今岁有番堪恨处”可能暗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时,作者因身体不适无法参与节日的庆祝,表达了对节日的遗憾以及由衰老引发的对人生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诗的开头“重阳冷菊青黄蕊”以静谧的自然景象引入,菊花在寒冷中显得愈加清冷,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接着“半醉幽人黑白头”,通过自我描写,表现了作者因年岁渐长而产生的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今岁有番堪恨处,病无诗句过中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透露出因病无法写作的遗憾,表现了对文学创作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惆怅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秋意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感受,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创作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重阳冷菊青黄蕊”:描绘了寒冷的重阳节,菊花的色彩显得青黄,暗含孤独与清冷。
- “半醉幽人黑白头”:自述身处幽静环境中,酒意朦胧,表达出年华已逝,白发与黑发交错。
- “今岁有番堪恨处”:表明今年的重阳节有令作者懊恼之处,暗示对现状的不满。
- “病无诗句过中秋”:因病未能写诗庆祝,显示出对创作的失落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仗:“黑白头”与“青黄蕊”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 以“冷菊”象征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主题思想:整首诗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惋惜以及对创作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也代表了重阳节的传统。
- 黑白头:象征着人生的历程与衰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幽人:代表诗人的内心状态,表达孤独与淡泊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的象征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高洁
-
诗中提到的“病无诗句”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失去创作能力 b) 诗人身体健康 c) 诗人创作灵感充沛
-
“黑白头”表达了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快乐
答案:
- c) 高洁
- a) 诗人失去创作能力
- b) 衰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九日》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为奔放,而张镃则显得更为沉静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