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时间: 2025-01-26 04:14: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见我淮南被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
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
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
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白话文翻译:
我在淮南时被召往西方,重回学馆却仍然滞留。
不让我在隐居中闲暇游玩,聊以飞升共一枝(小有所成)。
饮酒时才觉得玉山的存在是如此巍峨,
诗赋完成后,笔下已显得粗陋和邋遢。
看到霜打的荷叶,不禁感叹青衫已旧,
听说你修身齐家的道理,我心中自知深感不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淮南:指中国淮南地区,作者曾在此任职。
- 被召:被召唤或邀请。
- 小隐:隐居的生活,指淡泊名利的态度。
- 三径:三条小径,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卑飞:指低调的成就。
- 玉山:比喻高贵或名山,象征理想的追求。
- 淫夷:形容写作时的放纵或不拘小节。
- 霜荷叶:指秋天的荷叶,象征时光的流逝。
- 青衫:古时文人的衣服,象征风雅与修养。
- 修身:修炼自身,强调自我修养与道德修行。
典故解析:
- 三径:典出陶渊明,强调隐逸生活的清雅和自由。
- 青衫:文人气质的象征,寓意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5-1125),字允和,号山人,晚号白石道人,宋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风波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修身齐家的思考。李行正教授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事,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敬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开头两句提到“淮南被召西”,暗示了作者因政治原因被召回,而“重来学馆尚栖迟”则表达了他对学术生活的留恋与不安。接着“未容小隐通三径”,表明了他虽然渴望隐逸,但现实的压力使他难以如愿。后两句则通过饮酒和诗赋的描写,表现了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诗中“霜荷叶叹青衫旧”一句,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和现实的不安。而最后一句“闻子修身自畏知”,则是对朋友的期望与自身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见我淮南被召西”:回顾在淮南的经历,表明自己因被召唤而离开。
- “重来学馆尚栖迟”:重返学馆,却仍感到滞留,不安。
- “未容小隐通三径”:未能如陶渊明般悠然自得,追求隐逸。
- “聊可卑飞共一枝”:虽低调,但仍渴望有所成就。
- “饮罢玉山方突兀”:饮酒后,感慨玉山的巍峨,象征理想的高远。
- “赋成笔陈已淫夷”:完成诗赋,却感到自己写作的粗糙。
- “霜荷叶叹青衫旧”:感叹岁月流逝,衣衫已旧,象征风华不再。
- “闻子修身自畏知”:听说朋友在修身齐家,自己却感到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山”比喻高远理想。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无奈的挣扎,同时也透出对朋友的关怀与期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南:象征作者的故乡与过往。
- 玉山:象征理想与追求。
- 霜荷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青衫:象征文人的风雅与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淮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
“青衫旧”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光流逝
C. 财富
D. 名声 -
诗人对“修身”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追求
C. 抗拒
D. 不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
- 王维《终南山》:同样反映隐逸生活的哲思。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饮酒》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晁补之的诗更具现实感和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晁补之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