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
时间: 2025-01-11 14:2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 作者:晁补之 〔宋代〕
鸥起苹中,鱼惊荷底,画船天上来时。
翠湾红渚,宛似武陵迷。
更晚青山更好,孤云带远雨丝垂。
清歌里,金尊未掩,谁使动分携。
竹林高晋阮,阿咸潇散,犹愧风期。
便弃官终隐,钓叟苔矶。
纵是冥鸿云外,应念我垂翼低飞。
新词好,他年认取,天际片帆归。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鸥鸟在水草中起飞,鱼儿在荷叶下惊动,画船仿佛从天上飘来。
翠绿的湾水和红色的沙洲,宛如武陵仙境一般迷人。
傍晚时分,青山更显得美丽,孤云带着远处的雨丝低垂。
在清歌声中,金杯尚未盖好,谁又能使我们分开携手呢?
竹林高处,阮籍高唱,阿咸悠然自得,仍感到辜负了风雅的约会。
我宁愿丢掉官职,终老隐居在苔藓覆盖的岩石上。
即使是冥鸿在云外翱翔,也应当记得我低飞的身影。
新词好听,等到来年再来认领,天边有一片帆归来。
注释
- 鸥:一种海鸟,常栖息水边,象征自由。
- 苹:水草,表示水的清澈。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代表富贵和美好生活。
- 武陵:传说中的仙境,象征人间的美好地方。
- 清歌:悦耳的歌曲,描绘轻松愉悦的氛围。
- 金尊:金制的酒杯,象征酒宴的欢愉。
- 阿咸:即阮籍,古代著名的诗人,代表高雅的文化追求。
- 冥鸿:隐喻远离尘世的高洁追求。
- 垂翼:低飞,象征谦卑和不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义白,号溶翁,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舟中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舟中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象,激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晁补之的《满庭芳》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词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滨的景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句“鸥起苹中,鱼惊荷底”,生动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画面,鸥鸟的飞起与鱼儿的惊跃,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气氛。接着,词人通过“翠湾红渚,宛似武陵迷”的描绘,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理想境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而在表达离别的情感时,词人通过“清歌里,金尊未掩”,展示了宴席上的欢愉与友情的珍贵,反衬出离别时的惆怅。后半部分通过高歌的竹林与隐居的意愿,表现了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晁补之作为词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鸥起苹中,鱼惊荷底”:描绘了水边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生活的活力。
- “画船天上来时”:将船与天相连,夸张表现了船的美丽。
- “翠湾红渚,宛似武陵迷”:将自然景色比作传说中的仙境,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更晚青山更好,孤云带远雨丝垂”:描绘了傍晚的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清歌里,金尊未掩”:通过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
- “便弃官终隐,钓叟苔矶”: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渴望隐居的愿望。
- “纵是冥鸿云外,应念我垂翼低飞”:即使远离世俗,也希望被记住。
- “新词好,他年认取,天际片帆归”: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理想境地相联系,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通过“鸥起”“鱼惊”等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清歌里,金尊未掩”,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感伤。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鸥:自由的象征。
- 画船:富贵与美好的象征。
- 武陵:理想与梦境的代名词。
- 青山、孤云:宁静与幽远的象征,代表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鸥起苹中,鱼惊荷底”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 A. 山林
- B. 水边
- C. 草地
-
词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厌倦
- C. 无所谓
-
“武陵”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仙境
- B. 战场
- C. 城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李清照的词作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与个人经历;而晁补之的作品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