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对晚菊作)》

时间: 2025-01-23 11:12:13

黄花过也。

月酒何曾把。

寒蝶多情爱潇洒。

晴日双双飞下。

沈吟独倚朱栏。

采芳贻向□边。

枕上醉排金靥。

幽香付与谁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对晚菊作)
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
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
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
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

白话文翻译:

黄花已经凋谢了,月光下的酒又如何能把我醉倒?
寒蝉多情,恣意飞舞在阳光下。晴天里,成双成对地飞舞。
我独自倚着朱红色的栏杆,沉吟思索,
采摘的芳香留给了远方。
在枕上醉倒,映衬出金色的面颊。
这幽幽的香气又能寄托给谁来怜惜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花:指晚菊,象征着秋天的凋零。
  • 月酒:指在月光下饮酒,表现一种惆怅的情绪。
  • 寒蝶:指在寒冷时节飞舞的蝴蝶,象征着孤独与多情。
  • 朱栏:红色的栏杆,可能是指游览时所依靠的地方。
  • 金靥:指面颊的红晕,隐喻醉酒后的娇羞。
  • 幽香:指菊花的香气,寓意孤独的芬芳。

典故解析:

  • “黄花过也”:暗指秋天的结束,花的凋谢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沈吟独倚朱栏”:表现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沉思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公武,号潜溪,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兼工诗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秋天,作者在晚菊凋零之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孤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诗歌鉴赏:

《清平乐(对晚菊作)》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怀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晚菊凋谢之际的惆怅与思考。词的开头以“黄花过也”点明秋天的主题,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随着月光和酒的引入,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感叹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无常。寒蝶在寒冷的秋天依然翩翩起舞,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却又隐含着孤独。

“沈吟独倚朱栏”一句,诗人表现出一种独自思索的状态,似乎在对着秋风吟唱。这里的朱栏不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在“采芳贻向边”中,诗人采摘的芳香留给了远方,传达出一种对人事的遗憾与不舍。

最后两句“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则是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醉酒后的面庞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那股幽香又能寄托给谁来珍惜呢?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花过也”:秋菊凋谢,象征生命的结束。
  2. “月酒何曾把”:在月光下的酒,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3. “寒蝶多情爱潇洒”:寒冷秋天的蝴蝶,依旧在追求自由与美好。
  4. “晴日双双飞下”:晴天中成双的蝴蝶,象征着爱情与和谐。
  5. “沈吟独倚朱栏”:独自倚靠栏杆,沉思生活的意义。
  6. “采芳贻向边”:采菊的芳香留给远方,表现对人生的留恋。
  7. “枕上醉排金靥”:醉酒后的面庞泛红,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
  8. “幽香付与谁怜”:香气寄托于何人,表达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花”比作时间的流逝,表现无常之感。
  • 拟人:寒蝶的“多情”和“潇洒”,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晴日双双飞下”与“沈吟独倚朱栏”,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突显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秋天的凋零,寓意生命的短暂。
  • 寒蝶:象征孤独与多情,表现对生活的执着。
  • 朱栏:象征诗人的栖息之所,体现思考与孤独。
  • 幽香: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花”指的是什么?
    A. 春花
    B. 秋菊
    C. 夏花
    D. 冬梅

  2. 词中“寒蝶”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3. “沈吟独倚朱栏”中,朱栏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思考与孤独
    C. 快乐的回忆
    D. 友谊的象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晁补之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皆以自然为题材,但李清照的词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而晁补之则更强调生命的瞬息与孤独。
  • 晁补之 vs. 苏轼:晁补之的词清新脱俗,苏轼则更具豪放与奔放,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鉴赏辞典》
  2. 《古典诗词解析》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