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宋徙亳初闻周璠琵琶》

时间: 2025-01-11 20:07:28

枣园憭慄桧厅寒,醉倚琵琶倒鹖冠。

不似江州白司马,只成怨恨不成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谪宋徙亳初闻周璠琵琶
作者: 晁补之

枣园憭慄桧厅寒,
醉倚琵琶倒鹖冠。
不似江州白司马,
只成怨恨不成欢。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桧树厅中,
我醉倚着琵琶,头戴倒鹖冠。
这情景与江州的白司马不同,
我的心中只剩下怨恨,而无法欢喜。


注释:

字词注释:

  • 憭慄:形容心情惶恐不安。
  • 桧厅:指用桧木建造的厅堂,象征清冷。
  • 醉倚琵琶:形容在酒醉中依偎着琵琶,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倒鹖冠:一种古代帽子,形状像鹖鸟,象征身份。
  • 江州白司马:指白居易,因其曾在江州任职,写过《琵琶行》而著名。
  • 怨恨:心中郁积的怨恨之情。

典故解析:

  • 白司马: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了他与琵琶的深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江州即是白居易被贬之地,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明,号少云,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晁补之被贬谪至亳州之际,身处异乡,心中难免思乡与感伤。由于听闻周璠的琵琶演奏,勾起了他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琵琶的音色和自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描写寒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映衬出诗人的惶恐和无助。醉倚琵琶,既是对音乐的依赖,也是对内心痛苦的发泄。此处的"醉"字,暗示了诗人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而“倒鹖冠”则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与地位,诗人在此刻失去了往日的荣耀与尊严,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愤懑。与江州的白司马相比,诗人面临的似乎更为复杂,既有对音乐的渴望,又有对生活的怨恨,最终却无法从中找到欢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情景交融,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诗人在琵琶的旋律中,既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也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枣园憭慄桧厅寒:描绘了寒冷的环境,枣园与桧厅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惶恐。
  2. 醉倚琵琶倒鹖冠:醉酒中依靠琵琶,表现诗人对音乐的依赖,倒鹖冠的形象则反映了诗人身份的尴尬与失落。
  3. 不似江州白司马:直接引用白居易,以此对比,表明自己与白居易的不同处境。
  4. 只成怨恨不成欢:结尾处总结情感,强调自己内心的怨恨,无以欢愉,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与“江州白司马”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 意象:琵琶、倒鹖冠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因被谪而产生的孤独与怨恨,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音乐成为情感寄托,既是逃避也是发泄,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着音乐和情感的寄托,承载着诗人的思绪与回忆。
  • 桧厅:代表寒冷、孤寂的环境,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倒鹖冠:象征身份的失落与颓废,暗示诗人对往日荣华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州白司马”是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2. “醉倚琵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逃避与无奈
    C. 忧伤

  3.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诗人的失落身份? A. 琵琶
    B. 枣园
    C. 倒鹖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琵琶与人生感慨的经典作品。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琵琶行》与《谪宋徙亳初闻周璠琵琶》:两首诗都运用了琵琶作为意象,前者侧重音乐对人生的感悟,后者则强调被谪后的孤独与怨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