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宫调辞》

时间: 2025-01-11 20:59:17

神仙神仙何处,青山里,白云际,不似人间世。

源上正碧桃春,清溪乍逢人。

住无因,忆红尘,出洞花纷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仙神仙何处,青山里,白云际,不似人间世。源上正碧桃春,清溪乍逢人。住无因,忆红尘,出洞花纷纷。

白话文翻译

神仙啊,神仙你们在哪儿呢?是在青山中,白云交接的地方,那里与人间的世界截然不同。源头上正是碧桃盛开的春天,清澈的溪水忽然遇见了人。无处安身,回忆起红尘中的旧事,山洞外花儿纷纷落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存在,通常被认为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生物。
  • 青山:形容自然风景,常用于描绘宁静、自然的环境。
  • 白云际:意指白云交接之处,表示高远、超脱的情境。
  • 碧桃春:指桃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 清溪:指清澈的小河流,象征着灵动与清新。
  • 红尘:指世俗生活,包含了繁华与纷扰。

典故解析:

  • 洞花:暗指自然界中的花朵,可能源自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1年),字允和,号山人,宋代诗人,属于诗词中的婉约派。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琴中宫调辞》创作于宋代一个强调文人情怀和道教思想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现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琴中宫调辞》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仙境。诗的开头“神仙神仙何处”便引人思考,作者在这里发出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青山与白云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与尘世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源上正碧桃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正如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清溪乍逢人”则引入了人间的元素,似乎在道出人与自然的偶然相遇,但随之而来的“住无因,忆红尘”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身处美好之地,心中仍会怀念红尘中的种种。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自然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又略带惆怅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世俗与超凡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仙神仙何处”:发出对理想境界的追问,营造出一种探索的氛围。
  • “青山里,白云际,不似人间世”:描绘理想世界的自然景色,强调其与世俗的不同。
  • “源上正碧桃春”:用生动的意象描绘春天的美好,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 “清溪乍逢人”:人与自然的偶然相遇,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 “住无因,忆红尘”:表达出对世俗生活的怀念,流露出淡淡的惆怅。
  • “出洞花纷纷”:最后的意象呈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流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神仙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 拟人:清溪“乍逢人”,赋予溪水生命与灵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代表宁静与超然。
  • 白云:象征高远与自由。
  • 碧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清溪:象征着灵动与清新。
  • 红尘:象征世俗生活的繁华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青山”和“白云”,它们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超然的境界
    C. 黑暗与孤独

  2. “忆红尘”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世界
    B. 世俗生活
    C. 仙境

  3. 诗中提到的“清溪乍逢人”暗示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生的孤独
    C. 神仙的出现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结合了山水与人文,展现出一种更深层的哲理思考。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