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丁莲洲草桥惊梦图,为佘侣梅题。》

时间: 2025-01-27 04:12:11

烟月淡浮纱。

树静无鸦。

佩声闪闪袂遮遮。

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

小语背梨花。

记共伊家。

分明春影瘦些些。

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月淡浮纱。树静无鸦。佩声闪闪袂遮遮。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小语背梨花。记共伊家。分明春影瘦些些。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

白话文翻译:

烟雾弥漫的月色如轻纱般柔和,树木静悄无声,没有一只乌鸦。佩戴的铃声闪烁,衣袖轻掩着。因怕两边的发髻在风露中显得寒冷,我对她也感到怜惜。轻声细语像梨花般悄然无声,记得我们曾在她家里一起度过时光。明明春天的影子已显得瘦弱,但只要夜晚能频频入梦,我便怨恨这天涯分隔。

注释:

  • 烟月:烟雾弥漫的月光,形容夜色朦胧。
  • 佩声:佩戴的铃声,指女子衣饰上的铃铛声。
  • 袂遮遮:衣袖轻轻掩盖,形容柔美的姿态。
  • 怯得:害怕、担心。
  • 两鬟:指女子的发髻。
  • 小语:轻声细语,温柔的交谈。
  • 梨花:象征洁白、清雅之美。
  • 春影瘦:春天的身影显得瘦弱,暗示春天的短暂和凋零。
  • 怨甚天涯:对遥远的距离感到怨恨,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70-174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谷雨,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擅长词作与诗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卖花声》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生活细腻观察的高峰期。诗中蕴含了对爱情的思索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关注与表达。

诗歌鉴赏:

《卖花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温柔而忧伤的场景。诗人在烟月朦胧的夜晚,细致地描绘出女子优雅的姿态和心中的怜惜。开头的“烟月淡浮纱”便设定了一个柔和而梦幻的氛围,树木的静谧与无人打扰的夜晚,营造了一个适合思念的空间。

接着,佩声与衣袂的描写,更是将女子的柔美与纤细展现得淋漓尽致。两鬟在风露中的冷意,不仅是对女子的怜惜,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随后的“小语背梨花”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与温馨,梨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暗示着他们之间的情感是清新而不染尘埃。

最后的“怨甚天涯”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诗人对夜晚梦境的渴望,反映了对情感的依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深深的惆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月淡浮纱:夜色如烟,月光柔和,仿若轻纱般飘浮,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2. 树静无鸦:树木寂静,夜空中没有乌鸦,进一步增强了宁静的氛围。
  3. 佩声闪闪袂遮遮:女子身上的铃声清脆响亮,衣袖轻轻掩住,展现女子的娇羞与优雅。
  4. 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因怕冷而忧虑,诗人对她的怜惜之情流露无遗。
  5. 小语背梨花:轻声细语仿佛在与梨花对话,传达出亲密与温柔。
  6. 记共伊家:回忆起曾与她在一起的时光,增添了怀旧之情。
  7. 分明春影瘦些些:春天的影子显得单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感情的淡薄。
  8. 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只希望在梦中相聚,感叹彼此的距离遥远,充满了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月淡浮纱”,将月光比作轻纱,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春影瘦些些”,将春影赋予了人的形态,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如“佩声闪闪袂遮遮”,在音韵上形成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诗人将温柔与忧伤交织,展现了深邃的人性情感,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烟月:象征模糊的思念与梦幻的情感。
  2. 佩声:代表女性的优雅与美丽,传递出细腻的情感。
  3.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暗示爱情的清新。
  4. 春影: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隐喻感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烟月淡浮纱”中的“烟月”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白天
    • B. 朦胧的夜晚
    • C. 烟雾缭绕的山峰
    • D. 大海的波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佩声闪闪袂遮遮”中的“佩声”是指_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欢愉与期待。(对/错)

答案:

  1. B
  2. 铃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卖花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二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卖花声》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如梦令》则略显轻快,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姚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