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枝巢全和白石自度诸调,强余同作,病未能也,姑以一阕塞责》
时间: 2025-01-26 03:06: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锁寒洲,接烽岩塞,远邮阻断来程。便乡心一夕,梦影入燐青。剩无主哀鸿遍地,念家山曲,难唱休兵。忍看看金粉东南,都作芜城。燎原祸始,更何须身到才惊。纵燕幕拚摧,昆炎任炽,犹见豪情。半壁渐成孤注,听天堑黯咽涛声。和桓伊清笛,一般江上愁生。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洲岛上被锁住,烽火台与山塞相连,远方的邮路已阻断我的归程。只在一个晚上,乡愁便如梦影般涌入心头。哀鸿无主,遍地悲鸣,思念故乡的山水,却难以再唱出停战的歌。忍不住查看金粉装点的东南,竟都变成了荒凉的城池。火灾的祸根,何必身临其境才会惊觉?纵然燕子们拼命飞翔,昆虫们肆意炽热,仍能感受到那份豪情。半壁江山渐渐沦为孤注,听着那天堑暗自咽下涛声。和桓伊的清笛一起,江上愁绪如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锁寒洲:指被困的寒冷洲岛。
- 烽岩塞:烽火台与山塞相连,形容边塞的孤立与险峻。
- 哀鸿:指悲鸣的鸿雁,象征失落与悲伤。
- 金粉东南:形容东南一带曾经的繁华与富丽。
- 燎原:火灾迅速蔓延,象征灾难的严重性。
典故解析:
- 桓伊清笛:桓伊是古代著名的笛子演奏者,提到其笛声暗示着忧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诗歌功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动荡时期,诗人身处异地,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以“沈锁寒洲”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被困的氛围,接着又通过“远邮阻断来程”表现出对归乡无望的感伤。诗人在梦中感受到乡愁的力量,梦影入心,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倍感揪心。
“哀鸿遍地,念家山曲”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悲凉。金粉东南的描写则是对繁华已逝的深切叹息,暗示着战乱带来的破坏与毁灭。诗中通过“燎原祸始”展现了对灾难的警觉,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深沉的乡愁到对现实的批判,再到对美好回忆的追溯,情感层次丰富,意象鲜明,展示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体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沈锁寒洲:表现身处寒冷孤独之地的无奈。
- 接烽岩塞:暗示边境的紧张局势与险境。
- 远邮阻断来程:无望的归乡之路,情感愈发沉重。
- 便乡心一夕:乡愁在夜晚愈发显现,强烈的情感流露。
- 念家山曲:对故乡美好回忆的唤起。
- 难唱休兵:对和平渴望的无奈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哀鸿遍地”,通过鸿雁象征失落与悲伤。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展开,情感基调深沉而悲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洲:象征孤独、寒冷的境况。
- 烽岩塞:象征战争与边境的紧张。
- 哀鸿:象征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沈锁寒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愉快
- B. 孤独
- C. 兴奋
- D. 疲惫
-
“金粉东南”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荒凉
- C. 战乱
- D. 宁静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国家动荡的忧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抒发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夏孙桐的《扬州慢》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思乡情感,但夏诗更侧重于对战乱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