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题杜牧张好好墨迹》
时间: 2024-09-19 20:56:4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扬州慢 题杜牧张好好墨迹
作者: 寇梦碧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醉墨围香,壮心销铁,旧游艳说樊川。记么鬟绾凤,尚怯扇羞弦。自别后莺笼玉锁,断云门馆,歌冷琴闲。只鬓丝禅榻馀情,空袅茶烟。洛城邂逅,奈相逢偏是离筵。尽泪烛心枯,河桥酒窄,凄付吟篇。豆寇嫩春依旧,浑难认拖袖当年。剩山房清赏,古芸犹护瑶笺。
白话文翻译:
在醉意弥漫的墨香围绕中,豪情壮志已然消散,往昔游玩樊川时的艳丽情景又被提起。还记得那时你梳着凤髻,扇子轻摇,羞涩地拨动琴弦。自从分别后,黄莺被锁在玉笼中,孤独的云在门馆上空飘浮,歌声冷淡,琴声闲适。只是鬓发如丝,情意仍存于禅榻之上,茶烟袅袅升起。洛城中再度相逢,却恰是离别的宴席。泪水浸透了蜡烛,心如枯萎,河桥上的酒也显得窄小,凄凉地诉说着诗篇。嫩绿的春天依然如故,却难以认出当年拖拽裙袖的身影。只剩下山房的清幽赏景,古老的芸香依旧护着那珍贵的瑶笺。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墨:醉意浓重的墨香。
- 壮心销铁:原有的豪情壮志已被磨灭。
- 鬟绾凤:形容发髻如凤形状的美丽。
- 莺笼玉锁:比喻被禁锢的美好。
- 茶烟:指袅袅升起的茶烟。
典故解析:
- 樊川:指的是古代名胜,常用于抒写怀旧之情。
- 洛城:指的是古都洛阳,常用来象征往昔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对往昔游玩、爱情经历的回忆中写成,反映了她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感慨与惆怅。
诗歌鉴赏:
《扬州慢 题杜牧张好好墨迹》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浓厚的怀旧情绪。作者以“醉墨围香”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梦幻的状态,仿佛我们也沉浸在那浓郁的墨香中。接着,作者通过对往昔的回忆,描绘出旧日游玩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对青春的向往和对往昔的眷恋。
诗中反复出现的“记”、“奈”等词汇,显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愈发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尤其是“尽泪烛心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深刻的情感与孤独感。整体上,诗歌的意象丰富而细腻,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墨围香:描绘了沉醉在墨香中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艺术的灵动。
- 壮心销铁:表达出理想和抱负逐渐消逝的无奈。
- 旧游艳说樊川:回忆往昔游玩樊川的美好时光。
- 记么鬟绾凤:唤起对美丽女子形象的记忆。
- 自别后莺笼玉锁:暗示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感。
- 尽泪烛心枯:情感的宣泄与心灵的干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莺笼玉锁”,生动形象地比喻被禁锢的美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惋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墨:象征着艺术的沉醉与迷恋。
- 樊川:承载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象徵。
- 莺:象征着青春、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蜡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樊川”主要象征什么?
A. 失恋
B. 美好回忆
C. 遗憾 -
填空题: “尽泪烛心枯”中的“心枯”主要表达了__(请填入情感)。
-
判断题: 诗中“洛城邂逅”表示作者与友人的重聚。(对/错)
答案:
- B
- 孤独与失落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寇梦碧的此诗与李清照的词相比,前者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和对往事的追忆,而后者则多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两者都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但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集》
- 《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