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 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筋粗。 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 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白话文翻译:
将麝香捣碎,檀香筛过,按照模具制成香料,加入薇露和鸡苏使其湿润。 一丝香烟细细地吐出,半炷香烧成粗壮的玉筋形状。 道士们常常根据经文的次序来占卜,佳人们则通过绣花的工夫来检验技艺。 无论是轩窗还是几席,都可以随意使用,不需要特意高举鹊尾炉。
注释:
- 捣麝筛檀:指制作香料的过程,捣碎麝香,筛过檀香。
- 范模:模具,用于制作香料的形状。
- 薇露合鸡苏:薇露和鸡苏是两种香料,这里指将它们混合。
- 玉筋:比喻烧成的香料形状粗壮。
- 占经次第:根据经文的次序进行占卜。
- 绣工夫:指绣花的技艺。
- 轩窗几席:指室内的各种家具和装饰。
- 鹊尾炉:一种香炉,形状像鹊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诗文以议论见长,风格雄浑,语言简练,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制作和使用香料的情景,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香料制作和使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的追求。诗中“捣麝筛檀入范模”等句,不仅描述了香料的制作过程,还通过“一丝吐出青烟细”等句,形象地描绘了香烟的细腻和香料的形状,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艺术表现力。后两句通过对道士和佳人的不同活动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捣麝筛檀入范模”:描述了制作香料的精细过程,捣碎麝香,筛过檀香,然后按照模具制成香料。
- “润分薇露合鸡苏”:指在香料中加入薇露和鸡苏,使其湿润,增加香气。
- “一丝吐出青烟细”:形象地描绘了香烟的细腻,一丝丝地吐出。
- “半炷烧成玉筋粗”:比喻烧成的香料形状粗壮,如玉筋一般。
- “道士每占经次第”:道士们常常根据经文的次序进行占卜。
- “佳人惟验绣工夫”:佳人们则通过绣花的工夫来检验技艺。
- “轩窗几席随宜用”:无论是轩窗还是几席,都可以随意使用。
- “不待高擎鹊尾炉”:不需要特意高举鹊尾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炷烧成玉筋粗”,用玉筋比喻烧成的香料形状。
- 对仗:如“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句式工整,对仗严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香料制作和使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捣麝、筛檀、范模、薇露、鸡苏、青烟、玉筋、占经、绣工夫、轩窗、几席、鹊尾炉。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香料的制作和使用过程,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捣麝筛檀入范模”描述的是什么过程? A. 制作香料 B. 烹饪食物 C. 制作陶器 D. 制作药材 答案:A
-
“一丝吐出青烟细”中的“青烟”指的是什么? A. 香烟 B. 炊烟 C. 雾气 D. 云雾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鹊尾炉”是什么? A. 一种香炉 B. 一种乐器 C. 一种家具 D. 一种武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这些作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进行对比,李商隐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苏洵的诗则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洵诗集》
- 《中国古代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