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墓》

时间: 2025-01-26 00:45:49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

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

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
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
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俊的年轻士兵骑着白马远赴战场,夕阳下,诗人站在樊川边感怀紫色的云彩。在异乡的莺花间,听到杜甫的诗曲,令人唏嘘不已,仿佛唐朝的春愁与司勋相连。诗人高谈阔论,提到泽潞的三万大军,讨论着扬州的月亮如何分割。最后,诗人折下一枝花来洒酒,感慨其中有人的风骨与那位夫君相似。

注释

  • 萧郎:指英俊的年轻人,常用来形容士兵。
  • 樊川:地名,指樊川河,古人常在此吟咏。
  • 紫云:落日时分的紫色云彩,象征伤感。
  • 杜曲:指杜甫的诗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仰慕。
  • 司勋:指唐代的诗人,常与春愁联系在一起。
  • 泽潞:地名,古代的军事重镇。
  • 夫容:指美丽的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浩然,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他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袁枚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创作背景

《杜牧墓》创作于清代,正值袁枚人生的成熟期。诗中怀念杜甫的情感与对士兵的慨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士兵的远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杜甫的敬仰与对春愁的感怀。在“萧郎白马远从军”中,诗人塑造了一个英俊、勇敢的形象,展现了士兵的豪情与壮志。接下来的“落日樊川吊紫云”则用自然景象映衬士兵心中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客里莺花逢杜曲”一句,突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杜甫的诗曲与春愁交融,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感叹。“高谈泽潞兵三万”一句,表现出士人高谈阔论的气概,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一句“手折夫容来酹酒”,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酒中的伤感与花的美丽交织,形成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沉重思考,也有对美好生命的珍惜与感慨,展现了袁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郎白马远从军:描绘年轻士兵的英俊与勇猛,设置了全诗的情境。
  2. 落日樊川吊紫云:夕阳下的景象,寓意忧伤与思念。
  3. 客里莺花逢杜曲:在异乡,听到杜甫的诗,唤起对家乡的思恋。
  4. 唐朝春恨属司勋:与唐代的诗歌相连,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5. 高谈泽潞兵三万:讨论军事局势,表现士人的豪情。
  6. 论定扬州月二分:描绘月色与思绪的交融,展现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7. 手折夫容来酹酒:以花酒寄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8. 有人风骨类夫君:对英雄的赞美,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兵比作白马,象征英勇。
  • 对仗:如“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落日、莺花、杜曲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士兵的描绘与杜甫的缅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人感慨时局动荡,英雄难再,同时也对美好生命和理想人格寄予厚望,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白马:象征年轻、勇敢和理想。
  • 落日: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愁苦。
  • 莺花:自然的美丽,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杜曲:历史的回响,寄托了对故人的怀念。
  • :象征情感的寄托与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萧郎”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年轻的士兵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将军
  2. “落日樊川吊紫云”中,云的颜色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伤感
    • C.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杜曲”指的是谁的诗歌?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体现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故土的思念。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生命的热情与豪情。

诗词对比

  • 袁枚《杜牧墓》与杜甫《春望》: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时局的忧虑,但袁枚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家国的命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袁枚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