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8:1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一
作者: 袁枚 〔清代〕
先生垂老泪星星,
行箧常携感旧铭。
一代交情存笔墨,
三人颜色付丹青。
酒杯曰社秋来忆,
玉笛山阳雨后听。
五十二年鸿爪在,
昭陵风雪满兰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老先生晚年时流下的泪水,他在行囊中常常带着对过去的铭记。与朋友们的一代交情依然在他的笔墨中流淌,那些人的样貌在画卷上得以保存。每当秋天来临,举杯畅饮时,便会想起旧时的欢聚;而在雨后的山阳,听到玉笛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怀念。五十二年的岁月如鸿爪般留痕,昭陵的风雪依旧笼罩着兰亭。
注释:
- 垂老:年纪已大,形容老年。
- 泪星星:形容泪水如星星般滴落,表达伤感。
- 行箧: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箱子。
- 感旧铭:对过去的怀念和铭记。
- 一代交情:指一代人的友谊。
- 丹青:古代指画画,常用来指代美术。
- 酒杯曰社:举杯共饮,社交的聚会。
- 玉笛:用玉制成的笛子,象征优雅的音乐。
- 鸿爪:鸿雁的爪,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 昭陵:指唐代的昭陵,具有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意义。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传说中的文人雅聚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洊堂,晚号随园,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在文学上追求自然、真情和个性化的表达,反对八股文,倡导自由诗和散文。他对诗歌的创新和风格的多样化影响了后来许多诗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袁枚晚年,面对时光流逝和好友的离去,诗人感慨万千,借兰亭这个历史文化符号表达对友情和过往的深刻怀念。同时,兰亭也是文人聚会、吟诗作对的象征,代表着高雅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年人对朋友和往事的深情怀念。开篇的“泪星星”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通过“行箧常携感旧铭”,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强调了对旧友和旧事的铭记。接下来的“丹青”与“玉笛”,则将怀念的情感与艺术结合,展现出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
诗中提到的“酒杯”和“秋来忆”,创造了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聚会场景,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岁月的流逝和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的“昭陵风雪”和“兰亭”则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历史的高度,传达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袁枚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垂老泪星星:老先生因岁月流逝而感伤,泪水如星星般滴落,展现出他对过往的怀念。
- 行箧常携感旧铭:他出行时常常带着对旧事的铭记,表现了对过去的珍视。
- 一代交情存笔墨: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仍然通过文字保存下来,强调了文学的永恒性。
- 三人颜色付丹青:朋友们的容颜在画卷上得以保存,表达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 酒杯曰社秋来忆:在秋天的聚会上,举杯畅饮,想起旧友,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 玉笛山阳雨后听:雨后在山阳听到的笛声,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五十二年鸿爪在:五十二年的岁月如鸿爪般留痕,暗示时间的流逝。
- 昭陵风雪满兰亭:昭陵的风雪象征历史的厚重,兰亭则代表文人雅集,强调文化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星星,形象生动。
- 对仗:如“酒杯曰社”和“玉笛山阳”,形成对称美。
- 意象:兰亭、昭陵等意象赋予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过往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袁枚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无尽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星星:象征悲伤与怀念。
- 行箧:代表记忆与承载。
- 丹青:象征艺术与永恒。
- 酒杯:友谊与聚会的象征。
- 玉笛:优雅与美好时光的象征。
- 鸿爪:时间的痕迹与流逝。
- 兰亭:文人雅集,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泪星星”指的是: A. 星星的眼泪
B. 老人的伤感
C. 秋天的雨 -
“酒杯曰社秋来忆”中“社”指的是: A. 社会
B. 朋友聚会
C. 节日 -
诗中的“丹青”指的是: A. 书法
B. 绘画
C. 音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袁枚与李白:袁枚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以豪放著称,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枚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