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澶渊
袁枚 〔清代〕
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亲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通向澶河,河水清澈见底,曾经映照过我亲自出征的身影。
朝廷中满是面色苍白的官员,三次迁移议论,一个黄旗的万岁声响彻。
钱币不多,百姓已经困苦,燕云之地的祸患无从消除。
行人骑马停在秋风中,懊恼于孱弱的国王早早退兵。
注释:
- 澶河:指的是澶渊,古称澶河,是中国北方一条河流,在历史上与战争有很大关系。
- 亲征:指作者亲自出征,参与战争。
- 白面:形容朝廷中的文官,通常指年轻的官员。
- 三迁:指迁移或变更多次,可能用以形容朝廷决策的不稳定。
- 黄旗:象征着国家或朝廷的权威。
- 燕云:指燕国及其周边地区,常用于比喻北方的敌人。
- 孱王:指国王软弱无能。
典故解析:
- 亲征:历史上,亲征通常被视为君主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强调了作者对统治者的失望。
- 三迁议:与历史上朝廷决策不稳定有关,可能指某一具体历史事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诗歌鉴赏:
《澶渊》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袁枚通过澶河的清澈水流引发对过往亲征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实际状况的深刻反思。全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忧虑。开头的“路出澶河水最清”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隐含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溯,而“满朝白面三迁议”则直接指向当时政治的混乱。通过对比,诗人意在揭示出表面光鲜的政权下,实际却是民众的困苦与不安。“金币无多民已困”一句,真实而直白地反映出经济的潦倒和人民的疾苦,这种忧虑与对统治者的批判交织在一起。最后两句则通过“行人立马秋风里”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望,折射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路出澶河水最清”:描绘澶河的清澈,象征过去的美好。
- “当年照影见亲征”:回忆亲自出征的经历,感慨昔日的荣耀。
- “满朝白面三迁议”:描写朝廷内的官员因政务不稳而频繁变动。
- “一角黄旗万岁声”:黄旗代表国家,万岁声则是对统治者权威的维护。
- “金币无多民已困”:现实经济困窘,百姓生活艰难。
- “燕云不取祸终生”:燕云地区的威胁始终存在,暗示国家安全问题。
- “行人立马秋风里”:描绘行人在秋风中停下,感到无奈。
- “懊恼孱王早罢兵”:对国家软弱的失望,表达对战争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澶河的清水比作过去的美好,映衬出现在的困境。
- 对仗:如“满朝白面”与“金币无多”,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行人立马的描写,赋予了行人以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失望,反映出清代末期的社会动荡。
意象分析:
- 澶河:象征着清澈与过去的美好。
- 白面:代表朝廷中的文官,暗示政治的无能。
- 黄旗:象征国家的权威与统治。
- 秋风:隐喻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面”指的是:
- A. 农民
- B. 军人
- C. 文官
- D. 商人
-
填空题:诗中“金币无多民已困”反映了当时___的社会状况。
-
判断题:诗中的“燕云”指的是南方敌国。(对/错)
答案:
- C
- 经济困窘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袁枚的《澶渊》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更加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袁枚则侧重于对统治者的批判。
参考资料:
- 袁枚《随园诗话》
- 清代文学研究相关书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等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