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作诗如啖蔗,节节耐咀嚼。
著味在咸酸,太过反作恶。
希音越以长,太璞完不凿。
善听非耳争,善观非目索。
笑彼支遁愚,骑折阶前鹤。
白话文翻译:
写诗就像吃甘蔗,一节一节地咀嚼,
其中的滋味在于咸酸,若是过于追求,反而会适得其反。
音调的高低若是追求过长,过于完美反而难以雕琢。
善于倾听的,不是耳朵与声音的争斗,
善于观察的,也不是眼睛与景象的搜索。
嘲笑那些依赖支遁之说的人,他们骑在折断的阶前鹤上。
注释:
- 啖:吃,品尝。
- 蔗:甘蔗,引申为写诗的乐趣和过程。
- 节节耐咀嚼:指诗歌的句子像甘蔗一样,一节一节地品味,寓意诗句需要细细品味。
- 咸酸:指诗歌的味道,强调其中的情感。
- 希音:追求音调的变化。
- 太璞完不凿:过于完美的东西难以进行雕琢,暗示对诗歌的过分追求会导致创作的障碍。
- 支遁:指古代隐士支遁,寓意对世俗事物的逃避。
- 骑折阶前鹤:形象化地描述了那些愚蠢之人,暗喻他们的无知与滑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学浩(清代)是一位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的文人,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他的诗风清新,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常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展现出深邃的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文化繁荣时期,诗词成为文人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王学浩在此诗中探讨了作诗的艺术,以及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诗歌创作的内涵,展现出王学浩对诗艺的独特见解。首句“作诗如啖蔗”通过比喻将作诗比作咀嚼甘蔗,强调了诗歌需要细细品味的特质。接下来的几句则引导读者反思创作过程中对意境和音调的追求,警示过度追求完美可能导致创作的窘境。
诗中提到的“善听非耳争,善观非目索”,揭示了真正的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表面的感观,而在于内心的领悟,体现了诗人对内在审美的强调。最后以“笑彼支遁愚,骑折阶前鹤”收尾,讽刺那些只会依赖表面技巧的诗人,表达了对真正艺术理解的追求。
整首诗文笔精炼,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反映了王学浩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作诗如啖蔗:比喻作诗的过程像吃甘蔗一样,需细细品味。
- 节节耐咀嚼:强调每一句诗都值得反复琢磨。
- 著味在咸酸: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在于酸甜苦辣的交融。
- 太过反作恶:过于追求某种风格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
- 希音越以长:追求音韵的变化与延续。
- 太璞完不凿:完美的事物往往难以雕琢,寓意过于完美的追求是徒劳的。
- 善听非耳争:真正的倾听源自内心,而非耳朵与声音的争斗。
- 善观非目索:真正的观察在于内心的感受,而非单纯的视觉搜索。
- 笑彼支遁愚:讽刺那些依赖于支遁之说的人。
- 骑折阶前鹤:形象化地表现出愚蠢与无知。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作诗如啖蔗”比喻诗歌创作,使人易于理解。
- 对仗:如“善听非耳争,善观非目索”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讽刺:通过对支遁之人的描绘,表达了对表面技巧的批评。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诗歌创作的内涵与技巧,警示过分追求完美可能导致创作的困境,倡导诗人应当注重内心的感受与理解,追求真实的艺术表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蔗:象征着诗歌的乐趣与滋味。
- 咸酸:代表着情感的多样性。
- 支遁:象征逃避世俗的愚蠢。
- 鹤:常用于象征高洁与超脱,反映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作诗如啖蔗”中的“啖”是什么意思?
- A. 吃
- B. 写
- C. 说
-
“善听非耳争”强调的是:
- A. 听耳朵的声音
- B. 内心的领悟
- C. 外界的噪音
-
“骑折阶前鹤”中的“鹤”象征:
- A. 高洁
- B. 愚蠢
- C. 低贱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诗歌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风格与王学浩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王学浩 vs. 杜甫:王学浩注重内心的感受与艺术的真实,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二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学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