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村居》
时间: 2025-02-04 16:2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犬安眠世事忘,
避嚣恰称此村庄。
青山红树团茅屋,
秋草荒烟冷夕阳。
不事繁华人自古,
绝佳风味稻生香。
溪南好友相邻近,
日往烟萝话昼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鸡犬安静地躺在家中,世间的纷扰都被遗忘,正好适合在这样的村庄避开喧嚣。青山和红树环绕着茅草屋,秋天的草地和冷清的烟霞映衬着夕阳的余晖。人们自古以来就不追求繁华的生活,田间稻谷的香气令人陶醉。溪边的好友住得近,日子悠长,烟雾缭绕中,我们可以畅谈无尽的话题。
注释:
- 鸡犬安眠:鸡和狗都安静地睡着,形容环境宁静。
- 世事忘:忘却世间的事务,表示心境恬淡。
- 避嚣:逃避喧嚣,寻求宁静。
- 青山红树:青翠的山和红色的树,描绘自然美景。
- 秋草荒烟:秋天的草地和荒凉的烟雾,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意境。
- 绝佳风味:最好的味道,形容稻谷的香气。
- 烟萝:指烟雾和藤萝,营造出一种田园诗意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文达,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记载,以其田园诗著称,推崇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方式。作品受到了陶渊明等田园诗人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秋日村居》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社会动荡与城市繁华的对比使得诗人更渴望宁静的田园生活,其创作意图在于表达对于自然和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秋日村居》是一首展现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诗的开头“鸡犬安眠世事忘”,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喧嚣世界的逃避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鸡犬”不仅指代生活的伴侣,亦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纯真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青山红树团茅屋”,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青山与红树的搭配,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使人沉浸在诗人描绘的秋日风景中。诗中“秋草荒烟冷夕阳”的意象,描绘了秋日的冷清与萧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不事繁华人自古”,表明他对繁华生活的否定,倡导一种简朴而真实的生活态度。稻谷的香气与好友相邻的场景,使得整首诗弥漫着温暖的人情味,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写,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鸡犬安眠世事忘:环境宁静,世俗的烦恼被遗忘。
- 避嚣恰称此村庄:此村庄正是避开喧嚣的理想场所。
- 青山红树团茅屋:自然的景色环绕着茅草屋,和谐而美丽。
- 秋草荒烟冷夕阳:描绘秋天的冷清与夕阳的宁静。
- 不事繁华人自古:人们自古以来不追求繁华的生活。
- 绝佳风味稻生香:稻谷的香气是生活中最美的味道。
- 溪南好友相邻近:朋友住得很近,生活充满乐趣。
- 日往烟萝话昼长: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朋友之间的交谈让时光显得悠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鸡犬安眠比作宁静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青山红树”与“秋草荒烟”,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
- 拟人:通过“世事忘”赋予了环境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宁静与简单的生活哲学,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繁华与浮躁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犬:象征乡村生活的安宁与亲切。
- 青山红树: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秋草:象征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
- 稻谷:象征丰收与生活的富足。
- 溪南: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日村居》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文达
C. 杜甫 -
诗中描绘的主要环境是什么? A. 城市
B. 村庄
C. 海边 -
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
B. 否定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与《秋日村居》都描绘了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但《桃花源记》更多地强调人们逃避现实,寻找理想的社会,而《秋日村居》则侧重于现实生活的恬静与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