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顾亭林先生遗像》

时间: 2025-02-04 15:33:36

天生云鹤未教飞,万古青霄望羽衣。

伊傅胸期巨川楫,夷齐身世首阳薇。

登临到处关经济,考订何人任是非。

遗像清高容肃拜,菰中心事尚依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生云鹤未教飞,
万古青霄望羽衣。
伊傅胸期巨川楫,
夷齐身世首阳薇。
登临到处关经济,
考订何人任是非。
遗像清高容肃拜,
菰中心事尚依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天然生成的云鹤却没被教导如何飞翔,万古的青天让我仰望那飘逸的羽衣。伊尹心中期望能驾驭巨大的江河,夷齐的身世如同首阳的薇菜。无论我登高望远,处事如何,都要关心国家大事;谁又能来评判是非呢?对于遗像,我怀着清高的心情恭敬地拜访,内心对其所关注的事情仍感模糊不清。

注释:

  • 云鹤:比喻高洁的人,或指未能展现才能的人。
  • 青霄:指高空,象征着理想或境界。
  • 伊傅:伊尹,古代贤相,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
  • 夷齐:夷齐是古代隐士,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隐居生活。
  • 登临:登高望远,象征对政治、经济的关注。
  • 遗像:指顾亭林先生的遗像,象征对其的追忆和尊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学浩,清代诗人,生于清朝,曾任职于朝廷,致力于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题顾亭林先生遗像》是王学浩对顾亭林(顾炎武)的追思之作。顾炎武以其高洁的品德和对国家的关怀而著称,王学浩借此诗表达对顾先生的敬仰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顾亭林先生的崇高敬意和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以“云鹤”与“青霄”描绘出一种未能展翅高飞的惆怅,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中,诗人提到伊尹与夷齐,二者均为古代贤者,象征对国家与个人品德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句则回归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他强调登高望远应关注国家经济,却又感慨对于是非的判断难以明确,这反映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无奈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顾亭林遗像的描写,清高的形象让人肃然起敬,但内心的模糊和不确定感又让人感到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全诗更为深刻。整首诗不仅是对顾亭林的怀念,更是对理想、政治和个人品德的深思,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生云鹤未教飞:比喻有才华的人未能施展其才。
  2. 万古青霄望羽衣: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羽衣象征高洁。
  3. 伊傅胸期巨川楫:伊尹渴望辅佐明君,治理国家。
  4. 夷齐身世首阳薇:夷齐的隐士生活,象征高洁和追求。
  5. 登临到处关经济:关注国家大事,反映责任感。
  6. 考订何人任是非:对社会风气的反思,难以判断是非。
  7. 遗像清高容肃拜:对顾亭林的尊敬与追思。
  8. 菰中心事尚依稀:内心对顾亭林关心的事情感到模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鹤”比喻高洁的人,增强诗的意象。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羽衣、云鹤等意象象征理想与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顾亭林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责任与理想的矛盾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鹤:象征高洁的理想。
  • 青霄:象征理想的高度与远大。
  • 羽衣:象征超脱尘世的追求。
  • 巨川:象征治理国家的能力。
  • 首阳薇:象征高洁的隐士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鹤”象征什么?
    A. 低俗之人
    B. 高洁理想的人
    C. 无能之人
    答案:B

  2. “伊傅”指的是谁?
    A. 顾亭林
    B. 伊尹
    C. 夷齐
    答案:B

  3. 诗中“登临到处关经济”意指什么?
    A. 关注个人生活
    B. 关注国家大事
    C. 关注艺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
  2. 李白《将进酒》
  3.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学浩《题顾亭林先生遗像》与杜甫《登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王学浩更倾向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而杜甫则体现了个体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集》
  2. 《王学浩研究》
  3.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