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曲》

时间: 2025-01-11 04:50:19

鼓角归榆塞,三军猎骑收。

关前疏勒酒,马上月支头。

露布飞金阙,云麾转白沟。

君恩怜百战,中道敕封侯。

意思解释

入塞曲

作者: 顾珵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鼓角归榆塞,三军猎骑收。
关前疏勒酒,马上月支头。
露布飞金阙,云麾转白沟。
君恩怜百战,中道敕封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战斗与酒宴。军鼓和号角声响起,归来的骑兵完成了狩猎的任务。在关口前,饮用着疏勒的美酒,月光下的马背上,映照着月支的景象。露水洒落在金色的宫阙上,云旗在白沟上空飘扬。君主的恩宠关心那些经历百战的勇士,在途中赐封他们为侯爵。


注释:

  • 鼓角:军中的号角,指战斗的号召。
  • 榆塞:指边塞地区的一个地方,象征边疆。
  • 三军猎骑:指三军的骑兵,形象地表现出战斗与狩猎的结合。
  • 关前:指经过的关口,象征着边防。
  • 疏勒酒:指一种美酒,出产于疏勒,象征边地的丰饶。
  • 月支:指月亮支撑的地方,意境优美,表现出将士的豪情。
  • 露布:露水洒落,象征着清晨的宁静。
  • 飞金阙:金色的宫阙,象征君主的威严。
  • 云麾:云彩所飘扬的旗帜,表现出军队的气势。
  • 君恩:君主的恩宠,体现对将士的关怀。
  • 百战:经过多次战斗,体现将士的勇敢与牺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珵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表现出对战争和将士的深刻情感。

创作背景:
在清代,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将士的敬佩与对战斗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边防将士的关注与赞誉。


诗歌鉴赏:

《入塞曲》全诗以生动的军事场景展开,既有激情澎湃的战斗画面,又有柔和细腻的饮酒场景,展现出将士在战斗后欢庆的豪情。前两句通过“鼓角归榆塞”描绘出战斗的结束,骑兵的归来,营造出一种凛然的气氛;而随后的“关前疏勒酒”则转入欢快的宴饮,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战士们在经历苦战后的豪情与享乐。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更加丰富。

诗中“露布飞金阙,云麾转白沟”两句,画面感极强,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边塞的美丽与威严。最后两句“君恩怜百战”则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君主对将士的关心与恩宠,传达出一种对忠勇之士的尊重与赞美,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鼓角归榆塞:战斗结束,鼓声和号角声响起,骑兵归来。
  2. 三军猎骑收:三支军队的骑兵都完成了狩猎。
  3. 关前疏勒酒:在关口前,品尝疏勒的美酒。
  4. 马上月支头:骑在马上,映照着月光的美景。
  5. 露布飞金阙:露水洒落,金色的宫阙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辉煌。
  6. 云麾转白沟:云旗在白沟上空飘扬,显示出军队的气势。
  7. 君恩怜百战:君主关心经历百战的将士们。
  8. 中道敕封侯:在途中赐封他们为侯爵,赞扬他们的勇敢与牺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士的英勇与君主的恩宠结合,表现出对战争的思考与感悟。
  • 拟人:自然景象如露水、云旗等均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崇敬与赞美,展现了他们在战斗中的英雄气概以及在胜利后的欢庆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人忠诚与奉献精神的高度认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塞:象征战争、牺牲与忠诚。
  • :象征豪情、团聚与欢庆。
  • :象征宁静、美好与思乡。
  • 露水:象征清晨的希望与新生。
  • 云旗:象征军队的气势与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疏勒酒”主要象征什么? A. 美酒的美味
    B. 边疆的丰饶
    C. 战斗的残酷

  2. “君恩怜百战”中“君恩”指的是什么? A. 君主的奖励
    B. 君主的关心
    C. 君主的职责

  3.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A. 战斗与酒宴
    B. 自然与人文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顾珵美的《入塞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将士的豪情,但《登鹳雀楼》侧重于远眺与思考,情感更为深邃,而《入塞曲》则更为直接,表现出战斗后的欢庆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边塞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