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
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
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
白话文翻译
细雨并不妨碍游玩,轻盈的云彩飘散得如同流水一样。
马蹄偶尔沾湿水面,虫鸣声似乎在争鸣着秋天的到来。
继续骑行,正绕过树木,前方的酒杯已经进入山丘。
虚幻地怀疑山路遥远,半是因为古碑的缘故留在此地。
注释
- 细雨:细小的雨,形容天气湿润。
- 轻云:轻盈的云,形容云彩轻柔。
- 马蹄时带水:马蹄偶尔沾湿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骑行的场景。
- 虫语似争秋:虫鸣声响起,似乎在争先恐后地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 续骑方萦树:继续骑行,正绕过树木,描绘了骑行过程中的景象。
- 虚疑山路远:怀疑山路是否遥远,表达出一种对前方路途的思考与不安。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解读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细雨、虫鸣、古碑等意象,均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历史的追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辉,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滴水岩二首》创作于一种游览自然的情境下,诗人通过对细雨、虫鸣、骑马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哲理。开篇“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以细雨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表现出雨天游玩的乐趣。接着通过“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中的生动场景,虫鸣声中透露出秋天的气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描绘了骑行的过程,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则引发了对人生旅途的思索,在游历中感受到的古碑留存,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雨不妨游:细雨并不妨碍游玩,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 轻云散若流:轻云如流水般飘散,表现出云彩的柔美。
- 马蹄时带水:马蹄偶尔沾水,形象生动,展现骑行的情景。
- 虫语似争秋:虫鸣声响起,似乎在诉说秋天的到来。
- 续骑方萦树:继续骑行,绕过树木,展现自然景象。
- 前尊已入丘:前方酒杯已进入山丘,暗示旅途的乐趣。
- 虚疑山路远:怀疑山路是否遥远,表达对前方的思考与不安。
- 半为古碑留:古碑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云散若流”,将云比喻成流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虫语似争秋”,赋予虫鸣声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和内容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音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追溯,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人生旅途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柔和与清新。
- 轻云:象征轻松与自由。
- 虫语:象征生命的活力和季节的更替。
- 古碑:象征历史的厚重与对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
“虫语似争秋”中的“虫语”指的是什么? A. 人的声音
B. 虫鸣声
C. 风声 -
诗中“虚疑山路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不安与疑惑
C. 轻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黄辉的《滴水岩二首》更加强调自然的细腻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情感交流。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黄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