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鹿干岳》
时间: 2025-01-11 08:1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
白话文翻译:
在那高风的日子里,我几次去寻找,偶然见到攀条的朋友吟唱。心中更是怨恨那小偷,竟然怀疑那是鬼怪般的存在,哪里知道天籁之音其实是寄托在他人心中的。世间的音调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如同山阳吹出的笛声,我的志向依然如流水般的琴声。听说奚囊可以投进烈焰,记得那字句的价值可以抵得千金。
注释:
- 高风:指高尚的情操或风度,亦可指高远的风景。
- 攀条:指攀附的树枝,常用来指相互交往的朋友。
- 偷儿:指小偷或心中怀疑的人,这里可能是比喻。
- 天籁:天上的音乐,指自然的声音或美妙的乐音。
- 山阳笛:指山阳地区的笛声,象征自然的音乐。
- 奚囊:古代一种乐器,投进烈焰象征着珍贵的东西被毁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奇逢,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友情与人生哲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并存的阶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反映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音乐的深刻理解。开篇的“高风当日几相寻”,营造了一种清新、悠远的意境,似乎让人感受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接着“并见攀条赠友吟”,则引入了友谊的主题,通过描绘朋友吟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诗中“方恨偷儿疑鬼物”,用“偷儿”和“鬼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杂念的排斥和对纯粹音乐的向往。接下来的“宁知天籁寄人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传达的情感。
“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认为无论是山阳的笛声还是流水的琴声,其本质都是情感的表达。最后一句“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表达了文字与音符的珍贵,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珍视。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和音乐的赞美,也有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风当日几相寻:在那高风的日子里,我几次去寻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并见攀条赠友吟:偶然见到朋友在吟唱,表现了友情的珍贵。
- 方恨偷儿疑鬼物:心中怨恨那些小偷,反映出对世俗的排斥。
- 宁知天籁寄人心:哪里知道美妙的乐音其实是寄托在他人心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价值。
- 世殊不异山阳笛:世间的音调本质相同,传达友情的共鸣。
- 志在依然流水琴:志向像流水般的琴声,象征追求的坚持与执着。
- 闻道奚囊投烈焰:听说奚囊乐器被烧毁,反映对音乐的珍视。
- 记来只字抵千金:记住的字句价值可以抵得千金,强调文字与艺术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籁”比喻自然的音乐,强调音乐的美好。
- 对仗:如“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展现了诗歌的工整与对称。
- 拟人:将音乐赋予情感,传达出音乐与人心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音乐及友谊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珍视,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风:象征高尚情操,暗示自然之美。
- 攀条:象征友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 天籁:象征自然音乐,代表纯粹的美好。
- 流水琴:象征流动的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柔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风”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高尚情操
- C. 友情
- D. 音乐
-
“天籁”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自然的音乐
- B. 朋友的吟唱
- C. 诗人的心情
- D. 世俗的杂念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奚囊”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朋友的名字
- C. 一种风景
- D. 一种情感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而孙奇逢则通过与友人吟唱的场景,突出友情与音乐的和谐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际关系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