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

时间: 2025-01-11 07:44:13

我来千余里,思见英雄人。

胸中罗今古,万物待其新。

人也而天游,钓渭与耕莘。

不然隐君子,山水乐相邻。

丘壑适吾意,皎洁不染尘。

二者俱悠邈,斯道竟沈沦。

乃知古人出,尧舜其君民。

退处林泉下,坐使风俗淳。

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

此字不分明,痛痒总不亲。

庸众是非泯,英雄好恶真。

此是经纶手,千古无等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来千余里,思见英雄人。
胸中罗今古,万物待其新。
人也而天游,钓渭与耕莘。
不然隐君子,山水乐相邻。
丘壑适吾意,皎洁不染尘。
二者俱悠邈,斯道竟沈沦。
乃知古人出,尧舜其君民。
退处林泉下,坐使风俗淳。
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
此字不分明,痛痒总不亲。
庸众是非泯,英雄好恶真。
此是经纶手,千古无等伦。

白话文翻译:

我走过千里,想见那些英雄的人。
心中积累着古今,万物都在等待更新。
人虽游历天地,钓鱼于渭水,耕作于莘田。
否则就像隐士,山水相依乐而忘忧。
山丘河谷正合我意,洁白的月光不沾尘埃。
二者都显得悠远,然而这种道理却陷入沉沦。
于是我知道古人如尧舜,他们的君臣。
退隐在林泉之间,坐下来使风俗淳朴。
仁德可以统治天下,也能善待自己。
仁义之字不够清楚,痛与痒总是难以亲近。
庸众的是非已经泯灭,英雄的好恶才是真实。
这正是经纬之手,千古无与伦比之人。

注释:

  • 千余里:形容走了很远的路,表达了作者的远行。
  • 胸中罗今古:心中积累了古今的智慧和知识。
  • 渭与耕莘:渭水和莘田,代表自然和农业的结合。
  • 隐君子:指隐士,隐居于山水之间的人。
  • 丘壑:指山丘和河谷,自然环境的象征。
  • 斯道:指诗中提到的道理或哲学。
  • 仁可覆天下:仁德可以治理国家,也可以修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奇逢,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采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风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书感》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理想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经历与感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以及对传统仁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书感》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对社会风俗的反思。开篇“我来千余里,思见英雄人”直接抒发了诗人远道而来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对英雄主义的追求。接下来的“胸中罗今古,万物待其新”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强调了更新和革新的必要性。

诗中多次提到“隐君子”,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隐士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享受生活的宁静。“丘壑适吾意,皎洁不染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排斥,显示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而诗末部分则转向哲学的思考,提到“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强调仁德的重要性,指出仁义的价值不仅可以治理国家,也应体现在个人的生活中。这种思想在古代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表明了诗人对传统道德的坚持。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向往,更深入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具有深邃的哲理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来千余里:表示作者行走了很远的路,暗示追求和探索。
  2. 思见英雄人:表达了对英雄的渴望,显示出对理想人物的追求。
  3. 胸中罗今古:心中积累了古今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文化底蕴。
  4. 万物待其新:万物都在期待更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5. 人也而天游:人虽在世,却向往自由的生活。
  6. 钓渭与耕莘:描绘一种理想的农耕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7. 不然隐君子:如果不是这样,隐士的生活是另一种选择。
  8. 山水乐相邻:山水相依,隐士生活的乐趣。
  9. 丘壑适吾意:山丘河谷恰如其分,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
  10. 皎洁不染尘:月光洁白,象征纯净的生活。
  11. 二者俱悠邈:两者都显得遥远,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12. 斯道竟沈沦:这种道理却沉没,警示道理的失落。
  13. 乃知古人出:明白古人如尧舜的智慧与德行。
  14. 退处林泉下:隐居在山林泉水之间,享受宁静。
  15. 坐使风俗淳:做事使风俗淳朴,强调道德的影响力。
  16. 仁可覆天下:仁德能够治理天下,强调道德的重要。
  17. 亦可善此一身:也能修身养性,体现个人修养的价值。
  18. 此字不分明:仁字不够清晰,反映对仁德理解的困惑。
  19. 痛痒总不亲:痛与痒难以亲近,表达了对仁义的抽象感受。
  20. 庸众是非泯:平庸之人是非已消失,反映社会的混乱。
  21. 英雄好恶真:英雄的对错才是真实的,是非的标准。
  22. 此是经纶手:这是治理的智慧,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23. 千古无等伦:千古以来无人能及,夸赞英雄的独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隐君子”比喻理想生活,强化隐居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山水、清月象征理想与纯洁,传达诗人内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诗人对英雄的向往和对仁德的思考为主线,表达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对当时社会风俗的反思,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英雄: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对象,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崇高理想。
  2. 山水:自然的象征,隐逸生活的寄托。
  3. :古代儒家的核心价值,象征着道德与人情。
  4. 清月:象征纯洁与理想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希望见到什么样的人? A. 普通人
    B. 英雄
    C. 隐士
    D. 朋友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仁可覆天下”表达了对____的重视。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丘壑适吾意”是指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B. 英雄
  2. 仁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对故乡的思念,与隐逸生活的情感相似。
  • 《竹里馆》(王维):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隐士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侧重于壮美的自然景观。
  • 《饮酒》(陶渊明):与《书感》相似,强调隐逸生活与个人修养的关系,但陶渊明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孙奇逢诗文集》
  4.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我来千余里,思见英雄人。下一句是什么

胸中罗今古,万物待其新。上一句是什么

胸中罗今古,万物待其新。下一句是什么

人也而天游,钓渭与耕莘。上一句是什么

人也而天游,钓渭与耕莘。下一句是什么

不然隐君子,山水乐相邻。上一句是什么

不然隐君子,山水乐相邻。下一句是什么

丘壑适吾意,皎洁不染尘。上一句是什么

丘壑适吾意,皎洁不染尘。下一句是什么

二者俱悠邈,斯道竟沈沦。上一句是什么

二者俱悠邈,斯道竟沈沦。下一句是什么

乃知古人出,尧舜其君民。上一句是什么

乃知古人出,尧舜其君民。下一句是什么

退处林泉下,坐使风俗淳。上一句是什么

退处林泉下,坐使风俗淳。下一句是什么

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上一句是什么

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下一句是什么

此字不分明,痛痒总不亲。上一句是什么

我来千余里,下一句是什么

思见英雄人。上一句是什么

思见英雄人。下一句是什么

胸中罗今古,上一句是什么

胸中罗今古,下一句是什么

万物待其新。上一句是什么

万物待其新。下一句是什么

人也而天游,上一句是什么

人也而天游,下一句是什么

钓渭与耕莘。上一句是什么

钓渭与耕莘。下一句是什么

不然隐君子,上一句是什么

不然隐君子,下一句是什么

山水乐相邻。上一句是什么

山水乐相邻。下一句是什么

丘壑适吾意,上一句是什么

丘壑适吾意,下一句是什么

皎洁不染尘。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