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
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
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怀念吴山,那山上林木茂密,屹立着吴相庙。
庙前的江水愤怒地奔腾成涛,千古的遗恨依然高扬。
寒鸦在日暮时分鸣叫着聚集,时不时有阴云笼罩着庙殿。
自从分别以来,我未能拜谒神灵的祠堂,遥远地举杯祭酒。
注释:
- 吴山: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吴山,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吴相庙:供奉春秋时期的名相伍子胥的庙宇。
- 怒为涛:形容江水因激动而翻腾,表现出一种激烈的情感。
- 千古恨:指历史悠久的怨恨,反映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惆怅。
- 寒鸦:指在寒冷的傍晚时分聚集的乌鸦,象征着孤寂和凄凉。
- 阴云笼殿宇:形容庙宇被阴云笼罩,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 谒灵祠:指拜访神灵的祠堂,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与怀念。
- 遥奠酒盈卮:远远地举杯祭酒,表示对神灵的祭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字景初,号南溪,宋代词人,生平较少资料,主要以其词作著称。其作品情感细腻,风格婉约,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忆余杭·长忆吴山》创作于潘阆对吴山的怀念之时,反映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念为主线,通过对吴山及吴相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开篇“长忆吴山”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山上森森吴相庙”描绘出庙宇的雄伟和自然的宁静,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
“庙前江水怒为涛”则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一种激荡的心情,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难以释怀的怨恨。“千古恨犹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着历史的积怨与个人的无奈。
“寒鸦日暮鸣还聚”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时有阴云笼殿宇”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庙宇的敬仰与悲伤。最后两句“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则是对神灵的祭奠与自我反省,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愧疚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历史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忆吴山:开篇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吴山的长久怀念。
- 山上森森吴相庙:描绘出庙宇的雄伟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
- 庙前江水怒为涛:通过江水的激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烈情感。
- 千古恨犹高:历史的怨恨依然存在,暗示着过往的沉重。
- 寒鸦日暮鸣还聚:描绘日暮时分寒鸦的聚集,营造出孤寂与凄凉。
- 时有阴云笼殿宇:阴云笼罩庙宇,反映出诗人的悲伤情感。
- 别来有负谒灵祠:表达了对神灵的愧疚,未能前来拜谒。
- 遥奠酒盈卮:远远举杯祭酒,表现对神灵的敬仰与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庙前的江水比作诗人心中的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寒鸦的鸣叫和聚集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怀念与历史的主题,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与对历史遗憾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惆怅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山: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怀念。
- 吴相庙:代表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心中的激荡情感。
- 寒鸦:象征着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 阴云:暗示着愁苦与悲伤的氛围。
- 酒:祭奠与怀念的象征,表达对往事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题目:诗中哪一部分描绘了吴山的庙宇?
- A. 长忆吴山
- B. 庙前江水怒为涛
- C. 山上森森吴相庙
- D. 千古恨犹高
-
题目:诗中提到的“寒鸦”主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努力
- D. 希望
-
题目: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友情
- B. 亲情
- C. 怀念与历史
- D. 爱情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潘阆的《忆余杭·长忆吴山》,两者都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加强调家庭情感,而后者则侧重于历史的追忆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关于潘阆及其诗词风格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