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其一 湖中自适》

时间: 2025-01-11 05:50:54

茶灶烟初篆,诗瓢梦已华。

门前鹦鹉向人哗。

定是青溪老衲、访山家。

点易新研露,谈经巧笑花。

脱巾高唱白云斜。

不信壶天、更有泛仙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茶灶烟初篆,诗瓢梦已华。
门前鹦鹉向人哗,
定是青溪老衲访山家。
点易新研露,谈经巧笑花。
脱巾高唱白云斜,
不信壶天更有泛仙查。

白话文翻译

茶灶的烟雾刚刚升起,我的诗意在梦中已经绽放。
门前的鹦鹉对着人不停叫唤,
一定是青溪的老和尚来拜访山间的隐士。
轻轻点一滴新鲜的露水,聊起经文,开心地笑着花开。
脱去头巾,放声高歌,白云在空中斜飞。
我不相信在壶天的另一边,还有更美的仙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茶灶:煮茶的灶具,象征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 :古代用以盛水或饮品的器具,这里特指盛诗意的容器。
  • 鹦鹉:鸟类,常用来比喻喧闹与活泼。
  • 青溪老衲:指隐居于青溪的老和尚,象征高洁的生活与智慧。
  • 壶天:传说中的仙境,意指人间之外的理想世界。

典故解析
“青溪老衲”可能源于佛教文化中隐士的形象,象征追求内心安宁与智慧的人生。壶天的概念则出自道教文化,代表理想的逍遥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石麒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他的诗作融汇了山水田园的清新与禅宗思想的深邃,常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湖边,诗人享受着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心灵安宁的追求。

诗歌鉴赏

徐石麒的《南歌子 其一 湖中自适》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佳作。诗中通过茶灶的烟雾、鹦鹉的叫声以及老衲的拜访,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喜爱。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闲适的早晨,茶香袅袅,诗意盎然,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鹦鹉的叫声打破了宁静,或许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定是青溪老衲访山家”这句展示了诗人的想象与期待,老和尚的来访不仅是自然的召唤,更是智慧与心灵的交融。后面的“点易新研露,谈经巧笑花”则通过饮茶、谈经、赏花的细节,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出一种禅意的生活哲学。最后,“不信壶天更有泛仙查”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怀疑与对现实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悠扬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茶灶烟初篆:描绘了清晨的茶灶,烟雾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诗瓢梦已华:表明诗人已经在梦中领悟到诗的意境,显示出诗人对灵感的敏感。
  • 门前鹦鹉向人哗:鹦鹉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定是青溪老衲访山家:诗人通过想象,把老和尚的形象引入,体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点易新研露:用新鲜的露水点滴,象征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珍惜。
  • 谈经巧笑花:与老和尚的交谈中,充满了智慧与欢笑,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脱巾高唱白云斜:诗人脱去束缚,放声歌唱,展现出一种自由的精神。
  • 不信壶天更有泛仙查:对理想世界的怀疑,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清晨的茶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拟人:鹦鹉的叫声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隐逸生活的美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安宁的追求,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灶:象征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 鹦鹉: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青溪老衲:象征追求内心安宁与智慧的人生。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绘的清晨场景中,哪种自然现象首次出现?
    A. 露水
    B. 鹦鹉
    C. 茶灶烟

  2. “定是青溪老衲访山家”中“老衲”指的是?
    A. 隐士
    B. 诗人
    C. 老和尚

  3. 诗中提到的“壶天”是指什么?
    A. 现实生活
    B. 仙境
    C. 山水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 王维的《鹿柴》: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对比徐石麒的《南歌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但徐石麒更倾向于描绘宁静的生活状态,而李白则带有更多的豪放与孤独感。两者各有风格,展现了不同的诗歌美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徐石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