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时间: 2025-01-10 18:46: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作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白话文翻译:
这份恨情何时才能消去?空阶上寒雨已经停歇,仿佛在为葬花的天气而叹息。三年来,悠悠的魂梦已经渺无踪影,梦中的我早该醒来吧。想必也感觉到人间的无趣,哪里比得上那夜台下的尘土隔绝,冷冷清清,满是埋藏的忧愁。那钗钿的约定,终究被抛弃。如果重泉真有双鱼寄托,那便好知他日的苦乐,与谁相依。我在午夜辗转反侧,忍不住听那湘弦的重理。期待再结一个他生的知己,却又害怕两人都薄命,最终缘分悭缺,剩下的只有月冷风寒。泪已尽,纸灰飘起。
注释:
- 此恨何时已:此恨何时才能消散。
- 滴空阶寒更雨歇:空阶上寒雨滴落,已停歇。
- 葬花天气:形容天气阴沉,似乎在为葬花而悲。
- 三载悠悠魂梦杳:三年来魂梦渺无踪影。
- 冷清清一片埋愁地:冷清的地方埋藏着忧愁。
- 钗钿约,竟抛弃:之前的约定已经被抛弃。
- 重泉若有双鱼寄:若真有双鱼寄托我的情感。
- 湘弦重理:指的是弹奏湘弦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并称为“词中之龙”。他生于贵族家庭,才华横溢,但也因早逝而留给后人一种惋惜。他的词作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风格婉约而深情。
创作背景: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创作于纳兰性德的亡妻忌日,表现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忧愁。这首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思索的词作,深刻反映了纳兰性德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开头便用“此恨何时已”直接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惆怅。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充满孤独与冷清的世界,仿佛在说,爱与生死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一句,描绘了阴雨天气与葬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而“三载悠悠魂梦杳”则传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三年的时间仿佛在梦中流逝,却又显得如此漫长。
词中反复出现的“冷清”不仅指代环境的凄凉,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结尾部分,面对着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诗人又表现出对未来的无望:“清泪尽,纸灰起。”这不仅是对亡妻的追忆,更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细腻,展现了纳兰性德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恨何时已:开篇即问恨情何时能了,表现出浓烈的思念与无奈。
- 滴空阶寒更雨歇:细腻描写环境,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 三载悠悠魂梦杳:三年时间,魂梦已然渺无,表现了深切的怀念。
- 料也觉人间无味:对生活的无趣感到厌倦,暗示失去爱情后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葬花天气”,将天气与心情相连,生动形象。
- 对仗:如“冷清清一片埋愁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如“忍听湘弦重理”,赋予音乐以人性,表现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反映了人对爱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忧伤与泪水。
- 花:象征美好与逝去的爱情。
- 冷清:象征孤寂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恨何时已”的意思是? A. 这份恨情何时才能消散
B. 这份恨情已然消散
C. 这份恨情从未存在
D. 这份恨情越来越深 -
“滴空阶寒更雨歇”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A. 明媚阳光
B. 阴沉雨天
C. 暴风骤雨
D. 温暖春风 -
诗中提到的“重泉若有双鱼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追忆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生命的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纳兰性德的词都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但李清照更显柔弱和细腻,纳兰性德则在深情中透出一丝悲壮。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纳兰词研究》
- 《清代词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