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时间: 2025-01-10 22:1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
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
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山中,佛教的梵音显得格外清幽,水面和月影也都显得沉静无比。
悠然自得的境界超然于世俗之上,谁也无法侵扰这片宁静。
到了岁末时分,我回忆起曾经游玩的地方,仍然记得那斜照在半竿竹上的夕阳,
一抹清晰的轮廓在稀疏的树林间。
在绝顶的茅庵里,老和尚正独自吟唱。
在云中静坐,溪边垂钓,涧边弹琴。
我这一生到底可以穿几双鞋呢,谁能了解我这卧游的心情?
我原本打算乘风而归,却误向槐安回首,
何时才能像往日那样投笔自如?
穿着布袜青鞋的约定,唯有向画图中寻觅。
注释
- 空山:指的是安静的山林,环境宁静。
- 梵呗:佛教的音乐或诵经声。
- 岁晚:年末,暗示时间的流逝。
- 半竿斜照:夕阳照射在半竿竹子上,描绘出温暖的意境。
- 茅庵:指的是简陋的小庙,常用于隐士修行的地方。
- 云中锡:可能指和尚持锡杖于云中,象征高洁和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705),清代著名词人,号容若,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其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季,作者在西山游览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借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游历的怀念。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便以“空山梵呗静”设定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展现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半竿斜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绝顶茅庵”,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作者心灵的栖居之所,象征着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老和尚的“孤吟”更是映衬出一种孤独的修行生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的“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展现了理想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构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错的情感空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山梵呗静:描绘了山中安静的氛围,佛教的音乐让环境显得更加宁静。
- 水月影俱沉:水面与月影都显得沉静,强调自然的和谐。
- 悠然一境人外:超然的境界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
- 都不许尘侵:表达了对这一宁静环境的珍视。
- 岁晚忆曾游处:随着岁末的到来,诗人回忆起曾经游玩的地方。
- 犹记半竿斜照:对夕阳下的竹影的记忆,充满温暖。
- 一抹界疏林:描绘出树林间的清晰轮廓。
- 绝顶茅庵里:指隐士的栖息地,象征孤独与清净。
- 老衲正孤吟:老和尚的吟唱体现出一种孤独的修行生活。
-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理想生活的场景,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 此生著几两屐:对人生的感慨,几许行踪。
- 谁识卧游心: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心情。
- 准拟乘风归去:想要自由归去,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错向槐安回首:对现实的迷惘和无奈。
- 何日得投簪:期盼能够重新投入理想生活。
- 布袜青鞋约: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但向画图寻:希望在画中寻找理想生活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景物描绘反映内心情感,如“云中锡”象征隐逸。
- 对仗:如“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水月”、“云中锡”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象征宁静与超脱。
- 梵呗:代表佛教文化与宁静的心境。
- 茅庵:隐逸生活的象征。
- 斜照:温暖与回忆的象征。
- 云中锡:隐士生活的象征。
- 溪头钓、涧边琴:自然中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空山”指的是哪个环境的描述?
- A. 热闹的城市
- B. 宁静的山林
- C. 喧嚣的市场
- D. 繁华的街道
-
诗人回忆的“半竿斜照”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 A. 早晨
- B. 中午
- C. 黄昏
- D. 深夜
-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中的“老衲”指的是?
- A. 一位年轻的僧人
- B. 一位高僧
- C. 一位隐士
- D. 一位诗人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的作品常常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都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情感和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纳兰性德诗词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