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昼茶烟袅,清和记谢吟。
花香苏病骨,苔绿上诗襟。
风软絮痕重,云低窗影深。
读书声未已,鶗鴂唤青林。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漫长的白昼里,茶烟袅袅升起,清和的气息让我想起谢灵运的诗篇。花香弥漫,熏得我身心舒畅,苔藓绿意盎然,映衬着我的诗襟。柔和的风中,飘荡着柳絮,窗外的云朵低垂,映出深邃的影子。读书的声音此起彼伏,黄鹂在青林中低鸣。
注释:
- 永昼:指长时间的白昼,通常用来形容夏季的昼长。
- 茶烟袅:茶烟轻轻升起,形容环境的宁静和惬意。
- 清和:清新和煦,形容天气宜人。
- 谢吟:指谢灵运,他是南朝诗人,以山水诗闻名。
- 苏病骨:花香使我陶醉,恢复健康。
- 苔绿:苔藓的绿色,象征生机与清新。
- 鶗鴂:指黄鹂,一种鸟,鸣叫声清脆悦耳。
典故解析:
- 谢灵运:南朝梁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是“山水诗派”的代表,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成升,生于清代,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情。诗作常蕴含哲理,反映出个人的感悟与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悠闲的夏日,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永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夏日场景。诗人用“茶烟袅”“花香”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和谐的环境中,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诗中的“清和”一词,突显了诗人对气候的细腻感受,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体验。
接着,诗人通过“苔绿上诗襟”这一句,表达了自然的美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苔藓的绿色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生机与灵感。后面的“风软絮痕重,云低窗影深”更是将场景描绘得细腻入微,柔和的风和低垂的云朵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最后一句“读书声未已,鶗鴂唤青林”,则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得淋漓尽致,读书的声音与黄鹂的鸣叫相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永昼茶烟袅”:描绘了一个悠长的白昼,茶烟轻轻升起,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清和记谢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想起了谢灵运的诗,表达对古人作品的敬仰与怀念。
- “花香苏病骨”: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够治愈身心的疲惫。
- “苔绿上诗襟”:苔藓的绿色象征着生机,映衬出诗人的情感与创作灵感。
- “风软絮痕重”:柔和的风中飘荡着柳絮,形成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 “云低窗影深”:低垂的云影映在窗上,增添了诗意的深邃感。
- “读书声未已”:读书的声音不断回荡,表现了诗人的学术追求。
- “鶗鴂唤青林”:黄鹂在树间鸣叫,增添了自然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香苏病骨”,将花香与治疗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如“鶗鴂唤青林”,赋予鸟儿呼唤的能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平仄相对,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寄托,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茶烟:象征宁静与闲适。
- 花香:代表美好与生机。
- 苔绿:象征生命与灵感。
- 云影:体现自然的深邃与静谧。
- 读书声:象征学术追求与内心的充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吟”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谢灵运
- D. 白居易
-
“风软絮痕重”中的“絮”指的是什么?
- A. 雪
- B. 柳絮
- C. 花瓣
- D. 云彩
-
本诗主要体现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 A. 愤怒
- B. 悠闲与享受
- C. 悲伤
- D. 迷茫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的《春日偶成》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成升的《永昼》和杜甫的《春望》,可以看到王成升更注重对自然细节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的苦闷,体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关注点与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传记》
- 《山水诗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