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
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
白话文翻译:
在纷扰的世事中,悠然自得地离去,独自吟唱也随之停止。
雨水过后,窗户上凉爽的气息弥漫,高高的树林上挂着明亮的月亮。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心情的悠远。
- 众扰:众多的烦扰,指外界的纷扰与干扰。
- 寂寂:形容静谧,孤独的状态。
- 孤吟:独自吟唱,表达一种孤独的情绪。
- 雨过:雨水经过后,指雨停了。
- 满窗凉:窗户上满是凉意,形容环境的清新。
- 高林:高大的树林。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宁静与清明。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7- 约 1437),字士奇,号逸叟,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高远。他的诗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梦中作》写作于高启的晚年,其时正值明初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借以表达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头两句“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选择在纷扰的外界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他的孤吟在此时也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则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窗户上凉爽的感觉与高高的明月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静谧的美好。诗中的自然景色不仅为诗人提供了避世的环境,也让他在此境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寻与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文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悠悠众扰去:时间流逝,纷扰的世事已离去,暗示一种超然的态度。
- 寂寂孤吟歇:独自吟唱的声音在此刻停止,反映出孤独的心境。
- 雨过满窗凉:雨水过后的清凉感,传达出一种清新与宁静。
- 高林上明月:高大的树林之上挂着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宁静与高远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如“悠悠众扰去”与“寂寂孤吟歇”。
- 意象:使用“雨”、“窗”、“高林”、“明月”等自然意象,构建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超然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清新与洗净,带来凉意。
- 窗:象征内心的视野与外部世界的隔离。
- 高林:象征自然的壮丽与高远。
- 明月:象征宁静、清明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悠悠众扰去”的意思是:
A. 时间流逝,烦恼消失
B. 纷扰的一切都已到来
C. 生活变得复杂
D. 诗人感到无聊 -
"高林上明月"中提到的“明月”象征:
A. 生活的烦恼
B. 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C. 诗人的孤独
D. 世俗的喧嚣 -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绝望
B. 喜悦
C. 宁静与淡泊
D. 愤怒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意境。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孤独与月光的思考。
诗词对比: 高启与王维的诗作虽然风格各异,但均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王维的《鹿柴》更偏向于描绘山水之美,而高启的《梦中作》则在宁静中流露出孤独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维与高启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