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别驾宅闻老妓陈氏歌》

时间: 2025-01-24 14:51:25

白发相邀出后厅,莫辞为唱《雨霖铃》。

如今人尽怜年少,谁肯同来特地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相邀出后厅,
莫辞为唱雨霖铃。
如今人尽怜年少,
谁肯同来特地听。

白话文翻译:

白发的老妓邀请我走出后厅,
不要拒绝,来为我唱《雨霖铃》。
如今人人都怜爱年轻人,
谁愿意特意前来听我唱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发:指年老,头发花白。
  • 相邀:互相邀请。
  • 后厅:指的是酒楼的后面房间,通常是比较隐秘的地方。
  • 莫辞:不要推辞。
  • 雨霖铃:指的是一种曲调,可能是古代的一种歌曲名。
  • 年少:年轻的人。
  • 特地:特别,专门。
  • :此处指的是听歌。

典故解析:
《雨霖铃》源自于古代词曲,表达了离别、思念等情感。在古诗词中,歌唱常常与酒、欢聚等场景结合,表现出一种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约 1336-1374),字季升,号惭愧,明代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诗歌,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往往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高启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他身处的明代社会,年轻人的思想活跃,而年长者则常常被冷落,诗中表现了对老妓人感情的同情和对社会冷漠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老妓的邀请为引子,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白发相邀出后厅,诗人通过描绘老妓的形象,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同情与理解。老妓人的歌声虽美,却面临被世人遗忘的悲哀。诗中提到的“雨霖铃”是富有情感的曲调,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如今人尽怜年少”,这句反映了社会对年轻人的偏爱,表现出一种对年轻人受宠的无奈与失落,暗示了人们对年岁渐长者的忽视和冷漠。最后一句“谁肯同来特地听”更是道出了老妓的孤独与无奈,突显出对社会情感的渴求。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情感,既是对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也是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批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相邀出后厅:老妓邀请诗人走出隐秘的后厅,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 莫辞为唱雨霖铃:希望诗人不要拒绝其请求,反映出老妓对歌唱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
  • 如今人尽怜年少:感叹社会对年轻人的偏爱,透露出一种对年老者的无奈与悲伤。
  • 谁肯同来特地听:表现出老妓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呼唤对自己歌声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白头发象征着年老,强调了老妓的身份。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叹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同情与对年轻人受到的过分关注的反思,揭示了社会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冷漠,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情冷暖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着年老,代表了生命的衰老与无奈。
  • 后厅:隐秘之地,象征着被遗忘的存在。
  • 雨霖铃:代表了美好的音乐与逝去的青春,承载着思念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发”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2.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歌曲名称是:
    A. 月落乌啼
    B. 雨霖铃
    C. 红楼梦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年轻人的赞美
    B. 对老年人的同情与社会冷漠
    C.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曲江对雨》
  2. 李白《将进酒》
  3.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二者都涉及到对老年人与歌声的描绘,但《琵琶行》则更侧重于对音乐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而《吴别驾宅闻老妓陈氏歌》则更直接地反映了对社会冷漠的批判。

参考资料:

  1. 高启诗词选集
  2. 《明代诗人研究》
  3.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