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里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2-04 16:09:40

自少图名意,谁言世不知。

僧求开寺记,客送买山资。

细雨鱼生子,斜阳燕哺儿。

平生无事迫,心苦为寻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少图名意,谁言世不知。
僧求开寺记,客送买山资。
细雨鱼生子,斜阳燕哺儿。
平生无事迫,心苦为寻诗。

白话文翻译:

从小我就图谋名声,谁又能说这个世界不认识我呢?
和尚请求我写寺庙的记载,客人赠送我买山的费用。
细雨中鱼儿在生子,斜阳下燕子在哺育小鸟。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迫切的事,心中苦闷只为寻求诗意。

注释:

  • 自少:从小。
  • 图名意:追求名声的意图。
  • 谁言世不知:谁能说这个世界不知道我呢?
  • 僧求开寺记:和尚请求我写寺庙的记载。
  • 客送买山资:客人送我买山的资金。
  • 细雨鱼生子:细雨中鱼儿正在生小鱼。
  • 斜阳燕哺儿:斜阳下的燕子正在喂养小鸟。
  • 平生无事迫: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急迫的事情。
  • 心苦为寻诗:我内心苦闷,只为寻求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明代著名诗人,字云卿,号阮亭,浙江人。他是“明初诗宗”之一,与徐渭、唐寅并称。作品以清新明朗、情感真挚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平追逐名利的思考,以及对诗歌的执着追求。时代背景下,文人多追求名利,诗人对此有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与内心的苦闷。开头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名声的渴望,但随即又流露出对世俗的无奈与反思。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细雨中鱼儿生子,斜阳下燕子哺儿,传达了生机与温情,形成与前文对比,显得更加深刻。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虽然生活中没有什么迫切的事情,但他却因无法寻到诗意而感到苦闷。整体而言,诗人以平淡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艺术、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这种情感在今日仍能引起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少图名意:自小就有追求名声的想法。
    2. 谁言世不知:谁又能说这个世界不认识我。
    3. 僧求开寺记:和尚请求我为他的寺庙写一篇记载。
    4. 客送买山资:客人赠予我资金用以购买山地。
    5. 细雨鱼生子:细雨中鱼儿正在繁衍后代。
    6. 斜阳燕哺儿:夕阳西下,燕子在喂养幼鸟。
    7. 平生无事迫: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急迫的事情。
    8. 心苦为寻诗:心中苦恼,只为寻求诗意。
  • 修辞手法

    1. 对比:前两句关于名声的追求与后两句自然景象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2. 意象:细雨、鱼、生子、斜阳、燕子等意象,构建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与对诗意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滋润和生长。
  • :代表繁衍与生命的延续。
  • 燕子:象征温情与母爱的表达。
  • 斜阳:暗含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启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细雨鱼生子”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名利
    • B. 生命的延续
    • C. 疲惫
    • D. 旅行

答案

  1. C. 明代
  2. B. 生命的延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高启的《临顿里十首 其四》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索,但高启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挣扎,而王维则偏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高启诗文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