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归途作》

时间: 2025-01-22 06:09:02

回首山中路,茫茫烟欲封。

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

棹响冰生渡,林明雪压松。

定知今夜梦,犹自绕诸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山归途作
回首山中路,茫茫烟欲封。
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
棹响冰生渡,林明雪压松。
定知今夜梦,犹自绕诸峰。

白话文翻译:

回头望去,山中小路被浓浓的烟雾笼罩。
前村隐约可见几点微弱的火光,远处的寺庙传来一声钟响。
划船时,桨声在冰面上荡漾,树林里的雪压弯了松树。
我知道今晚的梦中,依然会在这些山峰间徘徊。

注释:

  • 回首:回头看。
  • 茫茫:形容广阔而模糊的样子。
  • 烟欲封:烟雾似乎要封住一切。
  • 前村:前面的小村庄。
  • 数点火:几处微弱的火光。
  • 远寺:远处的寺庙。
  • 一声钟:寺庙传来的钟声。
  • 棹响:划船时桨的声音。
  • 冰生渡:冰面上渡河。
  • 林明:树林明亮,因雪的反射。
  • 雪压松:雪压在松树上。
  • 定知:可以肯定。
  • 今夜梦:今晚的梦境。
  • 犹自绕:依然围绕着。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明显的典故,但“山中路”和“远寺一声钟”体现了隐士生活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亮,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山归途中,表达了诗人回望山路时的感慨和归途的宁静,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宿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山归途作》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在游山归途时,回望走过的路,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开篇“回首山中路,茫茫烟欲封”,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烟雾缭绕、似真似幻的山中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迷茫。接下来的“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则通过烟火与钟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温暖与宁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最后两句“棹响冰生渡,林明雪压松”描绘了冰面上划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冬季的严寒与生命的坚韧。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恬淡而深沉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首山中路:回头看过去的山路,暗示旅途的结束和思索的开始。
  2. 茫茫烟欲封:山中烟雾弥漫,似乎要将周围的一切都封住,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3. 前村数点火:远处村庄中,隐约可见的几点火光,象征着乡愁和归属感。
  4. 远寺一声钟:寺庙的钟声悠远,带来宁静的感觉,暗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5. 棹响冰生渡:划桨的声音在冰面上回响,体现出冬季的寒冷和划船的孤独。
  6. 林明雪压松:雪压在松树上,形成美丽的画面,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坚韧。
  7. 定知今夜梦:可以预料到,今晚的梦境中仍会回绕着这些山峰。
  8. 犹自绕诸峰:对山的留恋和思念,暗示人对自然的眷恋与依依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雾与迷雾的比喻,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拟人:钟声仿佛在召唤,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山中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属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路:象征人生的旅途。
  • 烟火:代表温暖与乡愁。
  • 钟声: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冰雪:象征寒冷和生命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时亮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前村数点火”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希望
    • B. 乡愁与归属感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生的孤独
  3. 诗中“棹响冰生渡”的意思是?

    • A. 划船的声音
    • B. 冰面上的景象
    • C. 渡河的过程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清代
  2. B. 乡愁与归属感
  3.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山水,表现宁静的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归途的感慨与壮丽的自然景色,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形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时亮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