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城故垒满江濆,尽是干戈旧苦辛。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城池和城垒遍布江水之滨,满是过去战争的苦痛与辛酸。
看到这些,就应该明白帝王的力量,生来就注定要做一个太平盛世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故城:古老的城市,指历史上曾经繁华的地方。
- 故垒:旧时的防御工事,暗示战争的痕迹。
- 江濆:江边的水域。
- 干戈:战争,武器的代称。
- 帝力:指帝王的权力和影响力。
- 太平人:指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寓意安宁与幸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干戈旧苦辛”,可以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战争与动乱,尤其是六朝时期的战乱背景,强调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乘,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风格简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建邺怀古》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城的怀念与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建邺怀古》从古城遗址出发,生动地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人间苦难。诗中“故城故垒”直接引入古代的历史场景,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接着,诗人提到“尽是干戈旧苦辛”,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痛苦与历史的教训。最后一句“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强调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帝王责任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沉重的怀古转向对未来的希冀,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哲学思考。杨乘通过古城的遗迹,提醒世人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同时也警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承载起太平盛世的责任。这种情感的转折与历史的深邃思考,使得《建邺怀古》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城故垒满江濆:描述古老的城市和城墙遍布江边,暗示历史的存在。
- 尽是干戈旧苦辛:强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见此即须知帝力:看到这些历史遗迹,应明白帝王的权力与责任。
- 生来便作太平人:人们生来应享受和平的生活,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故城故垒”与“干戈旧苦辛”,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历史遗迹比作历史的教训,暗示深刻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古的视角,反映了对战争苦痛的思考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和统治者的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城:象征历史、记忆与沧桑。
- 干戈:象征战争与冲突。
- 太平人: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垒”指的是什么?
A) 古老的建筑
B) 旧时的防御工事
C) 现代城市 -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什么主题?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和平的珍惜与反思
C) 对历史的遗忘 -
诗中“生来便作太平人”的意思是?
A) 人们天生应享受和平
B) 人们天生应经历苦难
C) 人们天生应追求权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历史的苦痛与对和平的渴望。
- 李白的《忆秦娥·娄山关》: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乘的《建邺怀古》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映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但杨乘更注重对未来和平的期盼,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现实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