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䤬锣潭泛舟》
时间: 2025-01-27 04:04: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溯去澄流卷去沙,桨声斜日动伊鸦。
芒鞋北壁攀苔石,酒榼南江傍荻花。
游子笙箫无定处,居人舴艋以为家。
请君莫放今宵月,冉冉谁能驻岁华。
白话文翻译:
逆流而上,清澈的水流卷走沙石,船桨的声响在斜阳下荡漾,惊起一群水鸦。
穿着草鞋,攀登北边的岩石,南江的边上摆放着酒壶和芦苇花。
四处漂泊的游子,笙箫声声却无定处,而居住在此的船夫,将船视为家。
请你不要让今晚的明月流逝,谁能让岁月静止不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溯去:逆流而上。
- 澄流:清澈的水流。
- 桨声:划船时桨与水接触的声音。
- 伊鸦:水鸦,生活在水边的鸟类。
- 芒鞋:用芒草制成的鞋子,象征草根生活。
- 舴艋:小船。
- 酒榼:装酒的器皿。
- 荻花:芦苇开花的样子。
- 游子:漂泊在外的游人。
- 岁华:岁月流逝,时光的美好。
典故解析:
- 本诗中并无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游子”和“居人”对比,探讨了漂泊与归属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显周,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游历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䤬锣潭泛舟》写于诗人一次泛舟游历的途中,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色中的感受,结合个人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清澈水面上的景象,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首联通过“溯去澄流卷去沙”,表现了逆流而上的坚定与勇气,接着“桨声斜日动伊鸦”则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脆弱。他用“芒鞋北壁攀苔石”来表现自己在自然中探索的姿态,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而“酒榼南江傍荻花”则传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下联的“游子笙箫无定处”与“居人舴艋以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游子的漂泊与居人的安定。诗人通过对比,感慨人生的流动与归属的缺失,体现了对归宿感的渴望与思考。最后两句“请君莫放今宵月,冉冉谁能驻岁华”,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及珍惜当下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溯去澄流卷去沙:逆流而上,水流清澈,沙石被卷走,暗示诗人追求理想的坚定。
- 桨声斜日动伊鸦:在斜阳照射下,桨声荡漾,惊起水鸦,展现自然的动态之美。
- 芒鞋北壁攀苔石:穿草鞋攀登北壁的苔藓石,表现诗人的求索与探索精神。
- 酒榼南江傍荻花:在江边与芦苇花旁,诗人享受闲适的生活,象征一种理想的归宿。
- 游子笙箫无定处:游子四处漂泊,笙箫声声却无家可归,体现孤独与流浪。
- 居人舴艋以为家:居住在水边的人以小船为家,表现对归属的认同与依赖。
- 请君莫放今宵月:劝对方珍惜当晚的明月,不要让它流逝。
- 冉冉谁能驻岁华:岁月缓缓流逝,谁能让其停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游子笙箫无定处,居人舴艋以为家”体现出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状态。
- 拟人:月亮被赋予了人性,强调珍惜时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归宿的追求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桨声:代表人对自然的参与与互动。
- 芒鞋:象征草根生活与追求自然的态度。
- 酒榼:隐喻闲适的生活与人情味。
- 月:象征美好时光与流逝的岁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游子”指的是: A. 归乡的人
B. 漂泊在外的人
C. 住在水边的人
D. 旅行的商人 -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什么? A. 富裕生活
B. 追求自然的生活
C. 舒适的生活
D. 漂泊不定的生活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月的思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居住生活的珍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洪显周与王维的作品,二者均描绘自然与人情,但洪显周更侧重对漂泊与归宿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